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就呼包高速公路原-幅路基路面开裂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今后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从旋转对称壳基本理论着手,总结发现工程计算法、解析法等均不适用竖向受力的涵洞工程。根据试验数据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钢波纹管涵洞大应变与小应变问题,得到两者的结果非常接近,完全可以采用小应变方法进行分析。针对工程现场采用的反开槽回填法施工,建立了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采用底面约束所有位移和扭转自由度、管两侧立面施加水平位移约束、顶面施加荷载、其余面自由的边界条件,施加竖向汽车荷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值拟合良好,说明该法是可行的,所得的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低路堤荷载作用下钢波纹管涵切向应变现场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钢波纹管涵在低路堤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依托泗许高速安徽淮北段一处试验涵,对荷载分别作用于超车道、行车道、应急车道情况下管涵的切向应变进行现场测试。试验数据表明:当荷载作用于不同车道时,钢波纹管切向应变不同,随着荷载的移动,波纹管不同断面同一角度的切向应变值不同但变化规律相似。试验结果可以为今后的钢波纹管涵洞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中依托泗许高速安徽段工程实例,对波纹板拱桥的应变特征进行了现场测试,得出了其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切向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路堤荷载作用下,拱桥8/8跨位置的切向应变情况较其他位置不同,应进行特殊考虑.  相似文献   
15.
公路工程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分析聚合物乳液改性水泥基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耐久性能,通过粘结试样的劈裂强度试验研究改性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通过在道端式硬度仪上进行磨耗试验研究改性水泥砂浆的耐磨性能;通过在不同酸性溶液浸泡后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改性水泥砂浆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温度和湿度收缩试验研究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收缩系数;通过渗透性试验研究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砂浆相比,经聚合物改性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温度收缩系数有所降低;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经聚合物改性后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干缩收缩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在温度区间-20.1~0.0℃上的平均温度收缩系数明显降低,在温度区间-20.1~22.8℃上的平均温度收缩系数也有所降低。改性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除砂浆粘结强度外均有随聚灰比的增加耐久性能改性效果更明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分析了丁苯橡胶乳液对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土刚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得出了随丁苯胶一的增加,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逐渐降低和磨耗重量损失降低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7.
依托实体工程,对钢波纹管涵洞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钢波纹管涵洞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水处理池在高速公路设计中普遍存在,国内对于普通路段的路面排水.一般采用在公路旁设置浆砌片石蒸发池.且不考虑收集全部路基水,  相似文献   
19.
0引言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和圬工砌体桥涵存在诸多弊病,如设计繁琐、施工工期长、工后涵身结构易破坏、易发生桥头跳车等.采用新型的钢质波纹管(板)材料作为桥涵在国内是一项新技术,它因为性能稳定、安装方便、有利环保及造价低等优点而在公路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青藏公路空间效应与多年冻土区公路修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公路由北向南纵贯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唐古拉山间平均海拔4500 m以上,在沿线700多km范围内广泛分布有全球独一无二的以高海拔高温为主要特征的多年冻土。从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空间效应所包括的路基尺度效应、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效应、路基非对称变形效应3个方面入手,针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桥梁、生态保护等主要工程对象,采用理论模拟、室内试验与实体工程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路基稳定、路面耐久、桩基安全、生态恢复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空间效应是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公路冻土工程的稳定性、耐久性与空间效应密切相关,特殊路基结构与针对性的冻土工程措施是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和品质的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