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352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173篇
铁路运输   199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61.
灌注桩施工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贤  魏阳平 《公路》2005,(9):54-56
介绍了琶洲大桥桩基旋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2.
在对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的场桥上的法国产LSA49.1M6发电机的大修中,发现其励磁机固定结构(见图1a)比较薄弱,导致定子转子相蹭.不仅线圈绕组发生磨损,而且铁心被擦伤。为此,在修复励磁机的同时,对其固定结构进行了改进,彻底消除了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63.
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动态补偿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原理、调匝式等4种补偿方式以及系统接地电容电流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4.
高路堤沉降的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在全面分析高填方路堤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2种灰色预测模型。即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并分别对某高填方路基沉降进行了实例预测,在此基础上对2种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实例对比分析,表明Verhulst模型更适合于预测路堤沉降。  相似文献   
165.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系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该国的几种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由此对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采购的评标方法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目前设备采购招标评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采购招标的评标方法。  相似文献   
167.
公路线形对驾驶人眼动速度变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2010,(6)
为了研究公路线形对汽车驾驶人眼动速度的影响,采用EYELINKⅡ型眼睛运动分析仪,对4名经验丰富的驾驶人在平纵线形丰富的云南山区公路上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测量并记录了不同道路条件(弯道半径、纵坡坡度)和试验车速下的驾驶人的眼动速度,并以95%车速的眼动速度为基准,计算得到了眼动速度变化率。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则,对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眼动速度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是显著及有效的;驾驶人的眼动速度变化率与公路的弯道半径、纵坡坡度以及车速都有着显著的线形关系;相对公路的弯道半径和车速而言,纵坡坡度对驾驶人的眼动速度变化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8.
针对基于集成起动机/发电机(ISA)的汽车各部件的特性和系统的设计目标,建立了柴油机、ISA电机和整车的数学模型,在实现柴油机、ISA电机、蓄电池和传动系统之间最佳匹配的前提下,提出了以蓄电池SOC、车速、柴油机转速、功率以及燃油经济性为主要参数的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根据控制策略进行了启动、助力、充电等工况的动力性仿真,并在CYC_ECE_EUDC行驶循环工况下进行整车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满足ISA汽车的迅速起步、低速补偿转矩、加速时提供辅助动力和充电功率恒定等要求,实现了起步一助力-发电功能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9.
随着车辆发动机性能的改进和路面条件改善,车辆高速行驶时胎/路噪声已成为一个主要噪声源,如何降低胎/路噪声成为控制交通噪声的主要途径。论文对胎/路噪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对道路纹理与轮胎花纹噪声的发声机理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从纹理耦合的观点出发来降低轮胎噪声的新方法;并指出了基于胎/路纹理耦合的几点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可为降低胎/路噪声从而控制交通噪声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0.
为了研究水下隧道开裂混凝土中水分渗透过程和影响因素,基于Richards方程和立方定律提出了外水压力下水分在开裂非饱和混凝土中的运动方程,根据水下隧道一侧承受外水压力、一侧接触大气的服役环境,设计了混凝土内部孔洞和裂缝承受冷却压力水的渗透试验,采用红外热像仪可视化研究水分入渗开裂混凝土的过程;通过红外辐射特性来分析裂缝几何特征、外水压力和初始饱和度对开裂混凝土中水分渗透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水分运动方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外水压力越大、混凝土初始饱和度越小,则开裂混凝土试块的内外温差越大,表面温度变化曲线越陡峭,说明水分流速相应地越快,入渗深度越大,证明外水压力和初始饱和度都是开裂混凝土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因素;裂缝宽度越大、裂缝长度越长,混凝土试块表面红外温度越低,试块内外温差越大,说明裂缝面积越大导致冷却水入渗流量越大和渗透深度越深,证明裂缝宽度与开裂混凝土的渗透性正相关;另外垂直裂缝方向相比平行裂缝方向的红外热图观测效果更明显。在进行水下隧道渗漏预测时不宜忽略裂缝几何特征、外水压力和初始饱和度,不然会低估水流速度和流量,影响水下隧道的长期安全和耐久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