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6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23例急性肾衰进行了分析,提出早期施行血透析有利于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提出血透析时机,并对出血热肝素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原发性膜增生性肾炎(PMPGS)的临床与病理资料,了解其特点及两者的区别。方法对比分析我院近20年来IMN(551例)与PMPGS(10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IMN和PMPGS均为男性多于女性,两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MN及PMPGS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7.22±16.32)岁、(39.10±15.4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IMN的病程中位数为4月,其中50%的病例在(1~11)月,PMPGS病程中位数为6月,其中50%的病例在(3~24)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IMN及PMPGS均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IMN及PMPGS有血尿者分别占33.76%(186/551)及56.19%(5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两组血压、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浓度、血IgG、Ig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中IgM、C3、C4的浓度及补体(C3)降低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⑦两组合并肾功能不全以及血中尿素氮、肌酐的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总体疾病危险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⑨两组在肾脏免疫病理表现方面,均有较强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但IMN较PMPGN免疫荧光沉积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两种疾病均为男性多于女性;②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③PMPGS较IMN血尿常见,补体(C3)降低的比例高;④IMN在肾功能损害合并肾功能不全及疾病危险度的评价较PMPGS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40例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肾衰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肾衰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5),肾功能损害越严重,血清泌乳素水平越高(P<0.0005)提示血清泌孔素水平,可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正> 自1919年由Good Pastule首先报道一例流感患者出现肺出血和进行性肾炎综合征以来,迄今国内外报道有100余例,但同一家族相继患病者报告不多,而双胞胎同患本病的仅见一篇。我科于1983年8月收治一例,询问其家族史时发现其双胞胎弟在其发病一月后也患相同疾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一:翟某,男,20岁,陕西人,住院号162175,以咳嗽咯血三月余,全身浮  相似文献   
15.
报告 1 1例早期 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穿组织在光镜及电镜观察下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其病变具有多样性 ,其超微结构变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 Autoimmune thyroiddisease,AITD)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 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 30例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不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30例患者进行肾小管抗体测定 ,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显示 :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组有 9例肾小管抗体阳性 ,阳性率为 30 % ,该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浓度明显高于不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组及健康组 ,后两组肾小管抗体均阴性。提示部分肾小管抗体可能来自甲状腺的自身抗体 ,它们具有免疫交叉反应。其抗原可能系肾小管细胞胞浆 ,这种反应损坏肾小管而导致了肾小管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根据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的程度将40例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A组(肾小球炎症不明显或很轻微);B组(肾小球内有肯定的细胞增生);C组(以硬化为主的肾小球晚期病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球肾炎肾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①肾小球内ICAM-1的表达B组显著高于A组(P<0.005)及C组(P<0.001)。②肾小管ICAM-1的表达与间质炎细胞浸润有关。提示ICAM-1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陕西地区小儿IgA肾病(IgAN)的特点。发病率高,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活检总数51.5%。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97%、100%)。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者55.9%,大量蛋白尿52.9%,肾病综合征41.2%,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例。病理损害均为轻(Ⅰ~Ⅱ级)、中度(Ⅲ级)。单纯IgA沉积占55.9%。临床完全缓解率达85.2%。  相似文献   
19.
作者自1981~1994年共行经皮肾活检491例,取材成功487例(99.2%)。其中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63.8%;病理诊断纠正临床诊断16.2%;病理结果使诊断明确者20%。病理诊断为正确治疗方案的制订和病情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帮助。笔者认为该项检查对肾脏病、尤其是弥漫性肾损害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五例产科疾病所致急性肾衰(少尿期)用肝素治疗的临床经过;并对妊娠期易于发生急性肾衰的机理及肝素的防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