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 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STEMI组患者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明显延长[(33.66±16.76)ms vs. (55.29±31.12)ms,(89.55±12.61)ms vs. (142.65±39.33)ms和(426.57±65.03)ms vs. (482.26±48.03)ms,P<0.001],且Tp-e/QT比值显著增加(0.21±0.03 vs. 0.29±0.07,P<0.001).120例STEMI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34例(28.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0.32±0.07 vs. 0.26±0.05,P<0.000).结论 急性STEMI患者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双心室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心功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探讨绝对不应期电刺激的离子流作用机制. 方法对10例SSS患者经冠状静脉左室后外侧支和右心室心尖部进行双心室起搏,通过漂浮导管观察起搏前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变化的指标.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观察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前后钙浓度的变化. 结果双心室起搏时,心脏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心脏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 CI)分别增加16.2%、16.8%,肺毛细血管嵌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下降,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 TDR)变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使仿真的心室肌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正向波刺激,可明显增加Ca 2+内流. 结论双心室起搏可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小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可触发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使心肌钙浓度增加,增强衰竭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正常和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直接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 ,研究 1 0 - 8mol/LCGRP对家兔正常右房肌、左室肌和缺血左室肌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1 0 - 8mol/LCGRP可使家兔正常右房肌和左室肌细胞的APD95和APD50~95明显缩短 ,加速动作电位的后期复极 ;并能明显减小缺血左室肌AP异常复极程度。正常条件下 ,右房肌的APD95和APD50~ 95分别由用药前 (2 0 6± 8)ms和 (1 1 0± 8)ms缩短为 (1 96± 4)ms和 (99± 5)ms(P <0 0 5) ;左室肌的APD95和APD50~95分别由用药前 (2 67± 1 3)ms和 (54± 6)ms缩短为 (2 59± 1 2 )ms和 (45± 4)ms (P <0 0 5)。缺血条件下 ,1 0 - 8mol/LCGRP加入后 5min ,APD50 /APD95 由 (68 0± 4 5) %增大为 (75 0± 4 2 ) % (P <0 0 1 ) ;APD50~95由 (67± 8)ms缩短为 (45± 6)ms (P <0 0 1 )。结论  1 0 - 8mol/LCGRP可加速正常右房肌和左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后期复极 ;并能延缓缺血左室肌细胞AP复极的异常改变 ,改善缺血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估国产铂 -铱 (Pt- Ir)合金支架的有关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 将国产铂 -铱 (Pt- Ir)合金支架植入犬冠状动脉左旋支中段 ,分别在 1周、1月、6月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支架成功植入 1 6只犬左旋支中段 ,1只犬在植入支架 2 1 h后因形成急性血栓而死亡。支架植入后 1周、1月及 6月造影证实管腔通畅。组织病理学显示支架植入后 1周新生内膜开始覆盖支架 ,组织炎症反应轻微 ;1月时新生内膜完全包绕支架 ,组织炎症反应趋于消失 ;6月时新生内膜不再增厚 ,无炎症反应。结论 国产铂 -铱 (Pt- Ir)合金支架具有以下特点 :1使用简单、方便 ;柔韧性好、支撑力强。 2生物相容性好 ;动脉长期开通率高。 3X光可见性好。符合现有国际支架的标准  相似文献   
35.
自1985年,Brown和Goldstein阐明LDL受体基因突变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以来,心血管疾病分子遗传学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关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染色体定位、突变和多态性的研究论文呈指数增长。一些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被定位、克隆。如Marfan综合征是由微纤维蛋白-1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突变也可表现为家族性孤立性胸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36.
经表面活化处理的各向同性碳(LTIA)心脏起搏电极具有优异的电性能,这已经通过模拟实验、动物实验证明。本文报告LTIA碳心脏起搏电极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比了LTIA碳电极与铂电极在手术中所测得的各项电性能参数,结果表明:LTIA碳电极具有起搏阈值低、感知性能好、容易定位等特性。  相似文献   
37.
我院近年共完成经文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8例,其中单支病变37例(54.4%),双支病变22例(32.4%),三支病变9例(13.2%)。PTCA共扩张79处病变,A型病变39处(49.4%),B型病变30处(37.9%),C型病变10处(12.7%)。3例采用邓导丝技术,5例采用灌注球囊导管,8例放置冠状动脉内支架,三例进行了冠状动脉内膜斑块定向切除术。PTCA的病倒成功率97.1%,病变成功率93.5%,本前平均狭窄(878±8.4)%,术后平均狭窄(14.1±46)%。1例死亡,无息性心肌梗塞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者。讨论了PTCA的适应症、影响成功的因素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表明PTCA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8.
用维拉帕米和ATP终止2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比较两药的有效性、电生理效应和副作用。结果显示:虽然两药主要作用于房室结,但两药复律方式、电生理效应有差异;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两药疗效相似(P>0.05),ATP复律快(P<0.05)而维拉帕米复律过程平稳且复律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P<0.05)。  相似文献   
39.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 )isoneofthemostcurrenttherapiesforcoronaryarterydisease ,butitremainslimitedbya30 %to 6 0 %restenosisrate .Intravascularbrachytherapy (IVB)isaneffectivemethodtoinhibitcoronaryrestenosisafterPTCA .Anewconceptofpre…  相似文献   
40.
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测定 45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血脂康治疗前后血脂、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过 8周血脂康治疗 ,总胆固醇、LDL C、TG及CRP分别下降2 8.13 % (P <0 .0 1)、2 1.92 % (P <0 .0 1)、13 .3 7% (P <0 .0 5 )及 13 .75 % (P <0 .0 5 ) ,而HDL C升高 9.2 5 %(P >0 .0 5 )。结论 血脂康不仅可调脂 ,也可以降低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