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2篇
  免费   159篇
公路运输   3277篇
综合类   1613篇
水路运输   1601篇
铁路运输   1438篇
综合运输   36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21.
地下工程工业化建造是地下工程的发展方向,目前传统明挖法地下道路隧道工业化率较低,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作业均需在现场完成。采用全装配式预制拼装技术可以大幅减少现场作业量,提高人口利用效率,同时提高隧道本身的结构质量。但受制于明挖隧道的特点,在软土地区城市核心地区修建明挖地下道路隧道依然存在着部分技术难点,目前尚未有成功案例。以《复杂环境下明挖隧道工程绿色工业化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科研课题为背景,结合上海某工程,提出软土地区全装配式预制拼装技术的解决方案,对未来全装配式预制拼装技术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2.
以某一桥梁模型为对象,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损伤识别法对桥梁结构的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采用D最优设计进行桥梁结构模型修正,选择时域和频域特征参数作为拟合响应面输出。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对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剔除样无关变量,对剩余参数进行回归分析拟合二次多项式响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技术对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对比修正值与实测值的频率取值与实测值趋于一致,频率相对误差值在1%以内,挠度修正误差在2%以内,修正精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23.
2015三菱转动南半球穿越之旅第二季·塔斯马尼亚 在澳洲大陆的最南端有一个心形的岛屿;它拥有17个国家公园,占据全岛20%,它距离南极只有2500km;它是澳大利亚最小的岛州,却拥有最独特多样的自然风貌;如此特别的塔斯马尼亚算得上是为三菱奉上的独家大礼。  相似文献   
924.
张玥玥  YY  唐辉 《汽车导购》2015,(12):150-153
中国、老挝、泰国,一路向南,陌生的国度,熟悉的微笑,伴随我们的是可靠的座驾广路寻访东南亚的异彩夏梦,  相似文献   
925.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桥梁的拓宽方法主要有三种,三种方法都会受到新旧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如果在此细节上处理不当,将会使拼宽后的桥梁发生纵向裂缝、横向错台等病害。尤其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应重视对基础进行的处理,采用稳妥的方式,防止新旧基础沉降差异过大,使得改扩建后的桥梁满足安全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926.
故障现象一辆某品牌摩托车,前照灯使用直流电做工作电源。因蓄电池损坏不能使用,摩托车用户自行更换了蓄电池,之后就出现了烧坏保险管故障。在摩托车维修部进行了检修,发现只要断开全波稳压整流器的电缆线束插接件的连接,保险管就不会再被烧坏了,维修人员连续更换了多个全波稳压整流器,也没有彻底排除故障。故障分析与排除  相似文献   
927.
张訸 《公路交通科技》2015,(2):19-20,66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质围岩,若不采用有效的施工方法,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很难保证,也必将使施工单位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通过对宕迭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采古隧道软岩大变形段小导管注浆加固施工技术成功应用,确保大变形段施工顺利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方法的核心技术内容主要为通过分阶段隔跳法进行注浆,提高了围岩的整体性及稳定性,降低了变形速率、减小了变形量;采用软岩大变形小导管注浆加固施工技术,实现了注浆加固与掌子面及上台阶开挖施工与注浆加固平行作业,减少了施工干扰,施工进度稳步提高;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小导管注浆加固,解决了岩体坍塌、掉块伤人的难题。  相似文献   
928.
泥质软岩土石混合料弃渣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利用泥质软岩土石混合料弃渣作为路基填料,在土样基本工程性质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开展了膨胀率试验及大型固结试验,通过对现场不同路基填筑工艺的试验和数值计算模拟可知,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浸水4昼夜后土样的膨胀率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试样属于中压缩性土,最佳含水率时的试样压缩模量是饱和含水率的1.2倍;泥质软岩土石混合料弃渣填筑路基的松铺厚度宜控制在40 cm左右,填料粒径不大于260 mm,按照试验推荐工艺可以达到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1.5m以下路堤的压实度标准.  相似文献   
929.
强夯联合井点降水加固粉土地基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强夯加固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地基时超孔隙水压力增长快消散慢、起锤困难及土壤严重液化等问题,提出采用强夯联合井点降水加固技术,以加快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土体固结.在济东高速公路粉土地基段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采用了4种不同夯击能,观测、分析强夯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地面变形等,得出以下结论:选择1 500 kN·m单击夯击能更经济合理,其单位面积夯击能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有效加固深度亦最大;连续进行单点夯击时,表层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要大于深层土,临界深度约4m;夯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率非常快,24 h后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且深度越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越明显,井点降水能大幅缩短强夯的时间间隔,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930.
指出了快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快通混凝土各龄期对强度的影响规律,快通混凝土技术能实现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早日完成,达到尽快恢复交通、正常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