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法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制定和实施了若干小汽车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完善相关政策的法制保障成为政策实施的关键问题。首先结合深圳市交通需求管理实践经验,梳理小汽车增量调控、停车收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指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面临经济杠杆存在法理争议、行政手段法律依据不足和程序合法性存疑等法治障碍。进而提出在国家层面构建交通管理法治体系、在地方层面完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出台程序等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2.
3.
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的孔隙水在高速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形成的瞬时超孔隙水压力是造成路面水损害的重要原因。文中采用Hankel变换和波数域离散方法求解弹性饱和半空间体系的动力响应问题。分析了沥青路面在饱水状态下其内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弹性模量等材料参数变化时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各向异性钢桥面铺装层损伤破坏的调查表明,桥面板与纵向主梁及加劲肋连接处上方的铺装层表面易产生纵向裂纹。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通过简化模型分析了铺装层的这种破坏机理。分别从横隔板间距、钢板层厚度、铺装层厚度、加劲肋刚度及铺装层材料特性等方面对铺装层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给出二维弹性层状理论下钢桥面铺装体系温度应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二维粘弹性层状理论对钢桥面铺装体系的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二维弹性层状理论体系及国际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SAP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以国内某大跨径钢桥试验桥的铺装层结构体系为对象,研究了其周期性变化的温度应力,分别探讨了连续降温、不同降温速率及铺装层厚度变化对铺装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钢桥面铺装层粘弹塑性研究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钢桥面铺装层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明显的粘弹塑性材料力学特性,应用Perzyna理论,对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行车荷载响应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给出铺装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对铺装层的局部拥包及车辙等现象进行评价.结果与M.R.Thompson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7.
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复杂的组合线形设计更为常见,例如直线与平曲线间组合或不同平曲线间组合。驾驶人在相邻组合路段行驶时会感知到线形的变化,引起驾驶行为的改变,最终车辆的纵向加速度也会随之改变。频繁的加减速行为会引起驾驶人不适,甚至形成安全隐患。目前针对相邻组合路段驾驶行为的研究中,关于加速度的研究主要基于路段特殊点进行计算。随着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为高速公路的设计评估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及试验条件支撑。在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中,基于湖南省永吉高速公路道路设计参数及周边地形环境参数,构建山区高速公路的三维虚拟模型,以山区高速公路中的相邻组合路段为研究对象,获取山区高速公路组合线形路段的车辆纵向加速度数据,提取加减速事件后,基于驾驶人的加减速行为,采用混合Logit模型,分别判定道路线形层和驾驶人层的影响,研究组合线形对驾驶人纵向加减速选择的具体影响变量以及变量的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下游路段最大曲率、上游路段圆曲线段比例、下游路段变坡点数量、下游路段曲线数量、上游路段平均曲率和当前位置曲率等对驾驶人加减速行为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比混合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指出驾驶人层面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山区高速公路连续纵向加减速行为的建模方案,并可为研究驾驶人在复杂线形条件下的纵向加速度选择行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绿色交通已经成为建设低碳社会的有效抓手,是当今世界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介绍了绿色交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发展内容与模式;在借鉴国内外绿色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并在深圳市绿色交通体系及模式的指引下,对深圳市国家生态城区——盐田区进行了绿色交通规划的探索。结合盐田区城市土地空间不足、生态资源受约束的现实条件,采取了空间差异性交通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地区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山海步行系统的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实践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积极应对机动化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有效改善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市前后开展了四轮交通综合治理.首先阐述了交通综合治理的工作目标与基本原则,根据四轮交通综合治理阶段的交通特征与问题,系统分析了各阶段交通综合治理采取的治理策略和主要改善措施.总结提出了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以...  相似文献   
10.
专题导读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社会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发展,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到如今人口过千万、GDP全国排名第四的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其间,深圳市积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