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使用反应离子刻蚀(RIE)工艺制造集成电路中,金属刻蚀后原介质层产生密集黑色颗粒物。采用了隧道扫描电镜(STM)的方法,对样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该黑色颗粒为碳化后的胺类副产物。通过对反应过程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不改变工艺压力和温度的情况下,调整射频功率来提高反应效率。调整完成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颗粒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2.
分析了冶金行业煤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的应用效果,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威孔流量计,以达到低值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3.
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稀疏编码模型的车辆品牌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车脸图像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作为融合特征稀疏编码模型的一级特征向量,然后将车脸图像的一级特征向量作为过完备字典中训练样本集的线性组合,并构建非负性约束稀疏编码模型,最后采用重构误差最小原则对车辆品牌进行识别。基于东南大学的车脸数据库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融合特征稀疏编码模型的车辆品牌识别方法优于HOG+SVM、传统稀疏表示和字典学习稀疏表示的车辆品牌识别方法,其平均识别率达到96.16%。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融合特征稀疏编码模型的车辆品牌识别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4.
今年以来,部分外籍船公司在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和与有关方面协商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下调订舱佣金,甚至以终止代理协议要挟一些货代企业签订新的佣金协议,同意佣金下调。这种单方面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利益,导致了全国货代业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65.
目前国内外对运行速度的研究很多,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方面得到了良好的运用.本文基于运行速度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提出以相邻路段小客车运行速度差、相邻路段大货车加速度和大小车速度差3方面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以广东某高速公路为例得出安全性不良路段,为山区公路设计与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6.
近几年来,养护管理部门发现九站大桥桥面裂缝情况日趋严重,造成大面积渗水、漏水现象。本文通过对该桥的桥面水泥混凝土工作状态和技术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检测和评价,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确定维修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7.
168.
169.
张成  张大海  郭航航 《船海工程》2013,(6):187-190,195
给出了水下结构刚体运动、弹性振动引起的附加质量的计算方法;考虑水下结构运动产生的附加质量是随时间变化的量,给出了计及这种变化的结构运动方程,由此得出变化的附加质量所引起的阻尼系数的改变项。在此基础上以弹体出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出水过程中结构附加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得出弹体附加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阻尼系数的改变量。计算结果表明:附加质量在水深和自由液面附近变化平缓,结构在二者之间运动时变化显著,且由此引起的阻尼系数的改变量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70.
为研究城市路网区域信号控制下的交通子区划分及交通拥塞疏导优化问题,明确交通拥 塞控制子区划分影响因素并建立相邻交叉口关联度模型,将拥塞控制区域划分为“疏散区”“平衡 区”。考虑“疏散区”“平衡区”不同的优化目标构建城市路网交通拥塞疏导优化双层规划模型,并 以昆明市部分城市路网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仿真将实际控制方案与本文模型计算方案的控制效 果进行对比,以此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除两个方案的平均停车次数优化 效果一般以外,其他控制效果指标均具有很大的优化提升,其中车辆平均延误时间降低了7.7 s, 重度拥塞里程比例下降了10.1%,路网车辆占有率下降了14.1%。综上可知,本文的疏导优化模 型控制可快速疏导和有效缓解交通拥塞,模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可为路网交通拥塞分区治理及 疏导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