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49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货运车辆的运行已对城市的局部地区产生了一定的交通影响和环境污染,为掌握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货运交通运行规律和配送行为特点,论文首先分析商业中心区的总体交通特征,接着对商业中心区的货运交通运行规律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剖析并总结商贸物流所产生的配送行为与交通特征,进一步对现行城市货运组织管理政策和措施进行评估,并对共同配送策略的实践意义进行了初步思考。这些分析为城市制定相关的货运交通组织管理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论文以上海市黄浦区局部路网为调查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3.
上海市目前轨道交通呈现"十字加环,多向辐射"的网络结构,为解决交通问题,研究建设一条轨道交通外围环线,形成双环结构。首先分析轨道交通环线的功能及设置条件;其次,以已建成两条环线的东京都市圈为例,统计站点周边1 000 m范围内人口密度及客流特征,以神奈川县和埼玉县间往返客流为例,着重分析外围环线功能特征,得出环线主要承担换乘功能,且外围环线缓解了内环线换乘压力,加强了组团间联系,影响了城市空间结构;最后,将上海与东京都市圈类比,从轨道交通网络现状和客流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建设外围环线的必要性,探讨在中环附近建设外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城市交通规划实践需求所产生的拉动力,大数据分析技术所产生的推动力,相关基础学科研究成果所产生的促进力,将推动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发生变革。在继承传统技术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在证据理论基础上的决策判断概念框架,将大数据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和仿真分析技术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模板,通过多维观察角度尽可能全面地表征问题,并将在“适时响应”机制基础上建立规划过程管控模式,这一系列的探索勾画出一个可供讨论的新理论框架的雏形。  相似文献   
25.
从中国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围绕城市交通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交通模型所需要具备的分析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入数据密集型研究的概念,讨论了模型在分析流程中的应用位置,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模型技术框架结构,并在实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26.
为提高通勤者使用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对应用智能公交系统数据(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APTS)获得公交通勤出行需求的方法进行研究.采集APTS数据,通过对公交IC卡数据和智能调度系统数据的关联获得公交乘客的上车站点信息.根据早、晚高峰的出行频率判断公交通勤乘客,利用通勤出行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确定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以此基本思路,提出公交卡乘客通勤OD分布估计算法,并应用海量APTS系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最后,通过与基于"出行链"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算法的精度.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为快速、经济地获取公交通勤OD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
提出了利用感应线圈检测器动态提取饱和流率的方法,前后车辆离开线圈的时间差为车头时距,计算第4辆至最后一辆处于饱和状态车辆的平均饱和车头时距,运用指数平滑法处理历史饱和车头时距与当前周期饱和车头时距.确定了车型及饱和车头时距判断阈值,当线圈占用时间大于小型车平均占用线圈时间2倍时,判断为大型车,小型车的饱和车头时距判断阈值为历史平均值加1 s,大型车的饱和车头时距判断阈值为历史平均值加5 s.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动态提取方法能减少饱和车头时距突变的影响,当前周期车头时距骤减31.3%,饱和流率仅增加5.6%,5个周期的饱和流率分别为1 782、1 682、1 600、1 690、1 773 veh· h-1,而HCM模型的计算结果为1 680 veh· h-1.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满足动态提取的需求,实施成本低.  相似文献   
28.
全面回顾了探测车样本量问题的研究,分析了现有模型中的不足,并从路段和路网两个层面探讨了交通探测车样本量问题.将路段样本量问题归结为一个有限总体的无放回简单随机抽样问题,并给出了修正的路段样本量模型.结果表明,修正的路段样本量模型确定的最小样本量小于现有的模型.引入了路网覆盖率,给出了路网样本量的通用模型,该模型将路段样本量和路网样本量统一起来.以国内某大城市出租车GPS数据为例,建立了在不同的时段特征和路段样本量要求下,路网覆盖率与探测车总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9.
链接式运输方案是一种基于时效的行包运输方案,是时效运输产品日常运输组织的依据.链接式运输方案优化编制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开放式软件架构,包括数据库、数据维护、方案管理、方案编制、数据计算引擎以及数据交换接口.该架构以数据计算引擎为核心,数据计算引擎与方案编制等数据展现模块相对独立,可以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开发新的数据计算引擎的方式来完善系统方案生成的优化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0.
深圳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援  林群 《城市交通》2007,5(5):13-21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信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解决当前日益复杂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手段.我国许多大城市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时,重视并着手进行了ITS建设.从ITS的概念出发,简要介绍了国内外ITS建设的历程及发展趋势.以深圳市为背景,提出ITS建设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以及在此目标下ITS建设需求与用户分析.重点阐述了深圳市ITS建设的体系框架和功能分解,提出适合深圳市ITS建设的"4 1"体系框架、八大任务包以及34个建设子系统.最后总结了ITS相应的实施计划、推进策略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