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49篇
水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FCM-粗糙集的多扇区交通拥挤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管制扇区交通时空拥挤特征,基于雷达航迹数据建立了多扇区交通拥挤识别模型.建立当量交通量、接近度、饱和度、交通密度4个多扇区拥挤特征指标,采用FCM(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粗糙集理论,对扇区拥挤程度进行划分和识别,并以中南地区区域管制扇区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扇区的拥挤态势受扇区多种宏观和微观特征的共同影响,且拥挤识别模型计算可行、识别效率较高.多扇区交通拥挤识别对空域规划、空管辅助决策、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交叉航路空域的时隙可用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空域使用效率,建立了交叉航路入口放行策略模型.对多种交叉航路及放行策略组合,提出了新的空域时隙资源可用性评估方法,研究了新策略下航路长度、航路交叉角和放行偏离角对交叉航路时隙可用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放行偏离角一定时,增加航路长度可有效提升时隙资源可用率,偏离角为10°、20°和30°时的最大时隙可用率分别为82%、90%和97%;航路长度具有边际效应,当航路长度超过阈值时,再增加航路长度不会提高时隙资源可用率;在航路长度、放行偏离角相同的条件下,增加航路交叉角可增加时隙资源可用率.  相似文献   
53.
机场跑道容量评估模型和估计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管制员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跑道容量的定义,分析了影响跑道容量的因素,建立了到达和离场容量估计模型,给出了多种情况下跑道容量的计算方法,针对首都国际机场跑道的实际,开发了机场跑道容量评估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多元受限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面等待和终端区排序方法相结合作为核心策略,设计了基于多元受限模型的流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策略减小了飞机延误,使交通流量更趋于流畅,且航班时刻的合理性对本策略的实施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在优化后的航班时刻基础上再来执行本策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5.
管制员工作负荷及扇区容量评估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比较深入的研究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评估和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容量评估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定义,提出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的理论模型,提出了评估工作负荷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然后研究探讨了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容量评估方法,最后以广州地区的实际空域为背景,使用建立的模型和评估方法评估了某扇区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和相应扇区的客量,验证了所提管制工作负荷评估和容量评估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6.
机场近距平行跑道进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现时平行跑道的运作方式,探讨了所面临的问题,然后综述了如何提高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主要进近方法,包括NASA Langley的AILS(空中侧向间隔信息)系统、Jonathan Hammer提出的配对进近方法等,并对其利弊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AILS系统适应于近距平行跑道,并具有相对可靠性,但是离实际投入使用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配对进近方法可以使用于极近距平行跑道,它能通过减少前后机之间的纵向间隔而增加机场的进场飞机流,但这种进近方法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对于风速、最后进近速度和加速度等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57.
空域是国家重要资源,是航空器的活动区域。对空域进行科学统筹管理,实现空域使用的效益最大化极为重要。空域分类是空域管理的重要组成,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空中交通服务空域必须按要求进行分类和命名。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空域分类现状,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空域分类和运行情况,总结了我国空域分类和规划的不足之处;在学习和借鉴航空业发达国家空域分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空域分类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参照国际民航组织和欧美等国的空域分类标准提出适合我国航空业发展的空域分类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8.
现代船舶管理概念在国外已有多年历史,它是顺应船舶行业对管理的需求逐步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深受船舶管理公司的欢迎。使用该系统能有效提高航运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提高船舶的实际适航能力,降低运行成本,为航运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使用该系统能有  相似文献   
59.
为准确把握空域单元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波动规律,综合考虑气候、季节、交通需求等因素,通过分析中长期历史流量数据,在线性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周期性波动因素的空中交通流量动态线性改进模型,采用贝叶斯状态估计和预测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一种根据空域单元流量时序数据预测中长期流量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利用国内典型空域单元实际流量数据,对比分析了上述两种模型的预测性能.实例研究表明:与线性增长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本文模型的流量预测结果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了流量周期性波动特点,年流量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从3.14%下降到了1.71%,预测误差的标准差从2.01%下降到了0.02%.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终端区容量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和趋势,基于终端区运行特性分析,综合考虑航线长度、飞行速度、管制间隔等因素,采用阻塞流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终端区容量网络模型.以杭州萧山机场终端区为例,构建了恶劣天气发生位置、双跑道运行模式等多运行场景,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终端区容量的作用关系和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终端区容量受恶劣天气影响呈不均匀阶梯状递减,下降梯度与航线的可替代性紧密相关,当影响AND方向单一进场航线时,容量下降10~20架次/h;不同的多跑道运行模式下容量相差明显,容量区间在33~108架次/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