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264篇
综合类   158篇
水路运输   148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51.
为使交互式水域环卫机器人(Interactive Water Sanitation Vehicle,IWSV)在进行垃圾收集时成功捕获水中浮动垃圾并顺利规避水域障碍物,提出一种将基于采样的快速搜索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与速度障碍模型相结合的路径规划算法。利用双目摄像头基于视差定位法获取水域动态障碍物的位置坐标,利用IWSV搭载的感应元件获取其自身与障碍物的相对方位角,基于速度障碍法计算可成功避开障碍物的移动角度调整范围,对更优的RRT*算法中的随机采样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改进的避障路径规划算法。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引入抗积分饱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Control,PID Control)法使航向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更为精准有效。在实景测试时避障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稳健性,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定位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路径规划算法比RRT算法和改进前的RRT*算法路径规划效果更优,可靠性更好,可在较短时间内避障并得到较优移动路径。在实景测试时基于TOA的Chan算法更加符合定位估计需求,且IWSV本体感应装置的噪声测算宜在10 m以内。  相似文献   
652.
本介绍了小型玻璃钢快艇的船型特点和设计特点,阐述了计算机辅助玻璃钢艇设计系统(Autoform系统)的功能、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及系统的实现。系统的开发充分发挥了Visual FoxPro的友好界面设计和强大的数据库功能以及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FORTRAN的强大数据处理、计算功能。  相似文献   
653.
胡文慧  刘玲  田丽萍  张龙  梅敏 《公路》2023,(2):237-241
论述了境内外卫星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现状,以及其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行业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勘察、设计、建设、运维维护、数字化管理及防灾减灾与应急等六大领域,研究和探讨了卫星技术在交通新基建中的应用实践及方向。  相似文献   
654.
结合玉溪至磨憨铁路某一红层软岩区段案例,分析使用高液限红层D组填料路基填筑的方案及处理方法,论证高液限红层D组填料在车站大面积填筑的可行性;开展填筑压实试验,检验填料处理方法的合理性。研究表明:设计采用翻挖晾晒、增设隔水层等措施填筑高液限红层填料具有显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红层地区大型车站的填料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红层地区的普速铁路基床底层或高速铁路路堤本体使用高液限红层填料的可能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55.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电子电气架构已难以满足面向未来的车路云网一体化发展新需求。本文中聚焦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多域电子电气架构,分别从总体设计、硬件系统、通信系统和软件系统4个方面对现有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我国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进行展望。本文可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6.
为了解决我国内河垃圾的收集与防控问题,贴合当下环保需求,设计一种解决水域环境、水域垃圾“消”“防”问题的内河垃圾清理机器人。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包含上层云台、下层推进与收集部件。上层云台利用树莓派中的opensv模块进行图像自动识别,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图像位置标定算法获取垃圾在水域中的位置信息,基于RRT*算法实现机器人在小型水域中进行垃圾收集的自主路径规划;下层推进部件主要由3个无刷双向防水推进器构成,通过差速推动控制机器人在水域中全向移动;收集部件基于伯努利定常流动定律,通过漩涡自主吸收水域垃圾。该设计基于伯努利定常流动定律实现漩涡吸收垃圾,并结合当下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一种集水域漂浮垃圾收集、水域环境(图像、温度、p H、含氧量)信息实时监测为一体的机器人设计。  相似文献   
657.
目前在工程问题中,对于管道支架强度的计算往往仅考虑单支架强度而忽略相邻支架整体强度。以某深水通用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消防水管路系统部分管道为研究对象,采用CAESARⅡ管道应力分析软件提取管道支架荷载数据,分别对单支架受力的应力与变形情况和相邻支架整体受力的应力与变形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在不同算例中,支架最大应力与变形同受力情况相关,但在相邻支架整体受力下,支架最大应力与变形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单支架强度的传统计算方式偏于保守。在实际工程中对于管道支架强度分析应综合考虑相邻支架整体强度。  相似文献   
658.
汽车自动驾驶的场景建模及仿真分析是确保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的关键,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已经引起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场景建模是场景仿真、测试、验证分析的基础,能够有效帮助发现场景中存在的危险,是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开发面临的挑战性问题之一。然而,现有的场景模型生成方法,主要采用数据驱动式,结合路采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具体场景,无法有效应对ADS场景复杂、类型多样、测试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场景的覆盖率,迫切需要从逻辑场景的层次设计一种可视化的场景建模语言,可用于构建逻辑场景,并具有丰富的语义模型,能够支持逻辑场景的测试及验证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模型驱动式场景建模方法用于构建逻辑场景模型,并结合ADS领域知识及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提出了一种逻辑场景建模语言SML4ADS,给出了其相应的语法及语义模型。此外,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扩展的、灵活的场景模型仿真方法,能够支持多种场景仿真工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展现了本文所提出的模型驱动式场景建模及仿真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场景模型的测试、验证与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59.
王志金  谢恩慧 《公路》2023,(1):315-322
开展单掺矿物膨胀剂或塑性膨胀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工作性、抗压强度和自收缩规律的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将矿物膨胀剂和塑性膨胀剂进行双掺,研究对UHPC早龄期的收缩补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掺适量的矿物膨胀剂可显著降低UHPC硬化后的自收缩,氧化镁类和CSA复合膨胀剂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氧化钙类和HCSA复合膨胀剂略微降低了28 d抗压强度;单掺塑性膨胀剂对UHPC扩展度和初凝时间基本无影响,可有效抑制UHPC塑性阶段的收缩,但对28 d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双掺0.03%CP2塑性膨胀剂与5%的CSA复合膨胀剂时,UHPC塑性收缩降低77%,28 d自收缩为414×10-6(降低26%),28 d抗压强度为107 MPa(降低13%),强度略低于两者单掺。混凝土早期开裂试验和环约束试验表明调控后的UHPC抗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60.
科学的列车车底运用计划是实现轨道交通运营秩序顺畅和能源节约等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资源合理运用的前提下,协同优化车底运用与维修养护有助于充分利用车底资源。本文以共享车辆基地的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车底资源运用计划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多线多车辆段基础设施网络的车底运用计划与检修计划的联合编制问题,以车底运用及检修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车底运用状态和检修累计值为决策变量,考虑车底连接约束、检修约束及车辆段检修能力约束,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市地铁为例,结果表明,网络运营比单线独立运用的总运营成本减少了8.1%,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通过确定合理的编制周期和车辆段检修功能布局可进一步实现车底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相关部门合理进行车辆段布局及车底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