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无余量铜镍合金管的弯管加工是管子制造中的一项新工艺,实施这项新工艺,不仅减少了管子加工中的拼装和焊接工作量,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对提高管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积极意义。但由于材质的影响,目前只能对DN40mm或以下通径的管子进行弯管加工,本文主要介绍DN40mm或以下通径管子的弯管加工。  相似文献   
42.
三山西大桥桥型方案的选择及主桥实施方案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山西大桥桥型方案的选择原则,方案设计,主桥为连续刚构桥、斜拉桥、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三种方案的比选,及主桥实施方案的构思。  相似文献   
43.
应用泛系方法论中泛权网络聚类的思想对数字电路逻辑设计中的状态化简方法进行形式化,得到了状态化简的一组形式化描述,推广了不确定状态化的简的一些结论,得到了几个有意义的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44.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适应性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高速铁路轨下基础结构的动力适应性,在系统回顾轨下基础结构分析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数值积分方法,建立了遂渝线无砟轨道路基模型,分析了列车运行速度、轴重及基床表层弹性模量对基床表层动应力、竖向动位移和竖向加速度等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无砟轨道在列车轮载作用下的结构行为.研究表明:基床的结构性能直接影响轨下基础的结构状态,有必要加强轨下基础结构;新型轨下基础结构(如沥青混凝土整体道床)可以很好地满足无砟轨道结构和功能的要求,应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5.
高性能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做到不增加一次性投资也能够推广应用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在现有施工水平与可能获得的材料的条件下,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采用独立设计法,建立了高性能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公式和配合比设计方法,提供了不同水灰比下的粉煤灰最佳掺量及配制不同抗折强度时的水泥用量,并对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提出相应的要求。按所建立的掺优质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抗折强度在6.0~10.0 MPa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若掺加硅灰、钢纤维等,则可配制出强度更高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  相似文献   
46.
川原靖夫 《船舶》1991,(6):37-39,52
本文着重阐述了智能化油船的装卸货系统概貌。  相似文献   
47.
气阀是发动机的一种重要而且易损的零件,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其性能的改善,为此采用了许多新技术。目前采用的主要工艺措施有:发展新的气阀钢;气阀盘部堆焊或涂镀硬质合金(也可涂镀其它耐热、耐蚀合金);杆部进行镀铬、氮化、涂镀铝等。氮化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工艺。为了解5Cr21Mn9Ni4N钢(以下简称21-4N钢)的氮化过程,氮化对气阀性能的影响和合理的工艺,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湿法砂带磨削装置的设计和工艺选型的研究,验证抗侧滚扭杆轴在湿法砂带磨削工艺下表面烧伤基本消除,径向回转变形量减小,表面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9.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体系,设计了智能化公交3级调度管理系统,对智能调度中心系统和辅助子系统进行了重点分析,总结了系统的特点,实现了公交运营调度的智能化和运营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委内瑞拉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通过分析研究改性沥青常用制备工艺及工艺关键参数,基于四因素三水平L(3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VRA改性沥青的制备温度、发育时间、剪切时间、剪切速率等关键参数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正交试验结果开展均值、极差、显著性等分析研究,提出了VRA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参数最佳组合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