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篇
  免费   184篇
公路运输   638篇
综合类   719篇
水路运输   461篇
铁路运输   365篇
综合运输   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杜浛 《交通与运输》2021,37(4):66-70
上海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已广泛应用于日常交通运行情况监测及运行特征分析中,为更好地利用数据为交通决策服务,以拥堵指数作为分析依据,不仅关注近5年中心城道路交通运行特征的变化情况,还重点挖掘可能造成运行情况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将其划分为时间周期性因素、区域性因素以及短时或突发性因素,采用拥堵指数量化分析其影响程度。通过数据积累及研究,发掘交通运行的规律化特征,从而为今后的特征研判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2.
针对考虑转向架板件之间焊缝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提高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基于焊缝结构的转向架构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并采用准静态应力分析法对转向架构架进行疲劳强度分析以及疲劳损伤评估,研究了电机箱处不同焊缝结构形式对构架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V型T型焊缝较单面角T型焊缝而言,电机箱焊缝处的疲劳寿命提高了69.6%,能够有效提高转向架构架整体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993.
传统跨座式单轨列车每节车体由两个转向架承载,为了减少转向架的数量,实现跨座式单轨的轻量化设计,融合跨座式单轨列车结构及铰接式车辆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模块铰接式跨座式单轨.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在空载工况下以3种不同速度通过半径100 m曲线进行运行稳定性能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三模块铰接式跨座式单轨列车以3种不同速度通过半径100 m曲线时,运行稳定性良好,但列车的运行稳定性随着速度的增加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提高角接触球轴承的性能,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额定动载荷和额定静载荷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普通粒子群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和不能有效解决带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基于标准粒子群算法,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惩罚项,将带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转变成无约束优化问题.最后以3210角接触球轴承为算例,通过提出的罚函数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经优化后,轴承动、静载荷额定值各自提高了66.46%和70.60%.结果表明,采用罚函数粒子群算法能较好的提高角接触球轴承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交通隧道数量的增多、种类的丰富,隧道运营安全、节能和舒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解决上述矛盾,其关键就在于明晰隧道运营光环境与驾驶人的关系。基于此,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将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归纳为视觉辨识能力、视觉功效、视觉负荷、视错觉4类,并阐述其定义、表征模型、评价指标等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厘清目前国内外对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研究的不足,并从驾驶人注视行为和考虑“光生物效应”2个方面论述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在未来的公路隧道动态光环境表征方法研究中,应注重物理量与生物量的结合,并进一步考虑生物量变化对驾驶人信息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新型宽轮距跨座式单轨转向架构架端梁刚度不足﹑模态频率低的问题,建立了构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约束模态的灵敏性分析;提出在构架端梁中增加减重孔和采用铝合金材料这两种优化方案,并进行自由/约束模态灵敏性分析;最后对优化后的构架端梁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静强度工况下,优化后的构架端梁最大应力位于构架齿轮箱体上,且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在疲劳强度工况下,与原有的构架端梁相比,优化后的危险节点循环次数较低,但仍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97.
梳理和总结了第16、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WCEE)中关于韧性抗震梁桥相关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后张预应力摇摆自复位梁桥与其他新型韧性抗震梁桥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高性能材料在韧性梁桥中的应用研究,并介绍了国内外自复位梁桥的工程实践;介绍了自复位耗能装置和限位装置等韧性抗震梁桥结构中的可更换装置研究,讨论了附加可更换装置的梁桥结构抗震性能;总结了单体梁桥和桥梁网络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探讨了韧性抗震梁桥结构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附加可更换耗能装置的后张预应力自复位梁桥是研究最为广泛的韧性抗震梁桥结构,且已建成了多座示范工程,该类结构在强震中的表现有待实际地震验证;需要结合高性能材料开发可更换装置新结构与新构造,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与桥梁的合理连接技术及抗震设计方法;考虑性能退化、需求增加等多因素影响的既有梁桥结构抗震韧性评价方法和能力提升技术及其设计理论,是中国已建梁桥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公交车驾驶员违规行为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文献在研究驾驶员违规行为与事故频率之间的关系时,未能深入探究违规行为类型差异及其异质性。为了进一步揭示不 同违规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为行为管控措施提供依据,利用某市2019—2020年4532起公交违规及事故数据,将驾驶员事故频率作为研究对象,将17类违规行为及人口统计学因素作为解释变量,综合考虑数据特征及异质性分析需求,构建考虑均值与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零膨胀泊松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对于驾驶员事故频率影响存在明显区别,当驾驶员同时存在若干特定违规行为时,事故频率明显高于其他驾驶员。具体包括:未走公交专用道等行 为次数越多,则该驾驶员事故频率越高;未系安全带、未礼让斑马线次数和及时更换失效驾照等行为的影响具有随机特征,其作用效果具有随机波动的属性;未礼让斑马线行为影响参数的均值和方差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即当驾驶员未礼让斑马线次数和越线行驶次数均较多时,期望事故率愈高。  相似文献   
999.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浆体—集料界面区结构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浆体-集料界面区结构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不同,对其进行研究,提出界面区结构形成机理,并归纳为边壁效应、颗粒干扰效应、乳化沥青破乳造水效应、微区泌水效应、沥青迁移效应和浆体与集料的非全粘合效应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参照船舶环境,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的热湿环境,采用近2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人体生理应激反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人员处于热环境中后,人体的心律、血压、口腔温度均有明显的改变,环境温度、湿度越大,变化越明显,其中湿度的影响较温度影响更大.实验结果为热湿环境评估和人员热湿耐受能力认知提供了依据,为合理控制舰船舱室环境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