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2篇
  免费   1980篇
公路运输   7448篇
综合类   8573篇
水路运输   6239篇
铁路运输   4664篇
综合运输   868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1068篇
  2021年   1418篇
  2020年   900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1093篇
  2014年   1390篇
  2013年   1724篇
  2012年   2103篇
  2011年   2116篇
  2010年   2204篇
  2009年   2011篇
  2008年   1913篇
  2007年   2079篇
  2006年   1741篇
  2005年   1577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车用加热器降低汽油机冷起动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液体燃油加热器对车用电喷汽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预热,进行了机动车低温冷起动过程的排放试验研究。台架试验证明:加热器可大幅度降低发动机低温冷起动阶段的排放。经燃油加热器预热后,按欧Ⅲ标准,前两个15工况循环下的累积排放量在不经催化转化器时,HC降低了31.4%,CO下降2.8%,NOx下降59.5%。燃油加热器自身的累积排放量HC为原机的3.1%,CO为4.6%,而NOx仅为原机的1.8%。试验中还对同时利用燃油加热器排温预热起燃催化转化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在柴油机上燃用乳化柴油添加二乙醚时的排放特性,探讨了在乳化柴油中添加二乙醚能降低柴油机废气排放的机理,分析了排放污染物随发动机负荷变化的规律,并且与燃用柴油以及乳化柴油时的排放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乳化柴油中添加10%的二乙醚能显著降低NOx和烟度的排放,尤其是在高负荷时,能明显降低HC和CO的排放。与燃用乳化柴油相比,即使在部分负荷时,也不会对NOx排放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碳纤维智能层及其场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球  邓友生  方玺 《公路》2007,(12):155-159
针对重大混凝土结构损伤信息捕捉的完备性,研制碳纤维智能层并提出场域诊断方法。基于碳纤维智能层的功能特性与可覆盖性,将被测结构的力场转换为易于检测的电场,在贴有碳纤维智能层的被测结构中建立一个应变或损伤的敏感场;通过研究碳纤维智能层力、电、热等多场耦合机理,提出服役结构的静态损伤场域诊断方法。最后,展望了水泥基碳纤维智能材料的工程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功能的专用汽车也越来越多地走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很多专用汽车由于功能要求,往往都配备了液压支腿。传统的液压支腿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由支腿油缸、液压系统、操作开关几部分构成。功能也很单一,仅仅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当车辆或车载设备有更高的支撑要求时,传统的支腿就无法满足了。比如:传统支腿就无法保证车辆的快速、准确的水平调整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往往会降低水平调整要求,采用目测和手动方式进行大致的调整:或者采取其他的辅助手段进行二次调整。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无法克服调整周期长、精度低、变形大、重复性差、稳定性不高等缺点。  相似文献   
995.
应用MARC软件,建立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三维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及不同的地基沉降模式,分别对土工格室加筋体和柔性搭板消化地基沉降、协调和控制桥头差异沉降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复合体限制了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减小了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同时,土工格室柔性搭板能有效地阻止上层土体向下沉降,减小路基竖向应力,使得桥台与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在较广的范围内得到平缓过渡。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微观形貌特征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沥青路面形貌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微观形貌对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原理,并分别对沥青路面微观形貌信息各种采集方法、微观形貌特征统计参数、图像处理技术与分形等在微观形貌特征描述中的应用、基于沥青路面微观形貌特征的摩擦系数预测与评价、沥青路面宏观纹理对路面水膜深度的影响等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建议开展沥青路面微观形貌图像三维恢复、沥青路面微观形貌特征分形描述、运用人工智能分析的方法对路面摩擦系数预测与评价等研究,并在沥青路面水流生成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路面水流过程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997.
以OD反推中的调查路段选取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在有先验OD矩阵前提下,用于OD反推的调查路段选取实用方法——OD期望线截取法;借助交通规划软件Visum,验证了此方法符合调查路段选取的4个基本准则。以杭州市中心区道路网为例,对比最大流量路段法验证了OD期望线截取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调查路段数下,OD期望线截取法的GEH值由5.99下降到5.02,最大50位OD覆盖率由64%上升到72%。  相似文献   
998.
在简述交通软件TransCAD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车辆路径优化的特点,在考虑时间窗约束、容量约束等因素的条件下,给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窗的求解车辆路径问题的数学模型,阐述了TransCAD软件包及其在求解车辆路径优化问题上的应用,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999.
在对江阴大桥结构受力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监测思想、测点布置、测试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江阴大桥原安全监测系统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项目选择、传感器布设、网络结构、监测设备的选用、数据采集与监测运行模式、数据存储模式、应用软件设计等方面对江阴大桥原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江阴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升级改造的目标需求,为升级改造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费用一效益分析的观点,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和技术理念;分析了包括成本效益、交通效益和使用性能效益在内的路面预养护效益;总结了上海地区典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技术经济特征,并采用等效年度费用法对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以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为核心提出了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和相关参数,其中,费用包括预防性养护措施费、中修费和日常养护费用,效益以路面性能曲线下的面积表征。成果表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应以合理的费用效益分析为基础,以达到节省路面寿命周期内养护费用的目的:提出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参数,基本解决了建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体系的关键技术,成果可供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