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篇
  免费   145篇
公路运输   603篇
综合类   689篇
水路运输   605篇
铁路运输   371篇
综合运输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的重要发展方向是高电压大容量,多电平变换装置以电力电子模块(PEM)为基本单元,是实现高电压大容量的重要途径,可靠性是衡量模块化多电平变换装置优劣的重要性能指标。该文以电力电子模块多电平变换装置的可重构控制途径为基础,分析出了中性点移位加故障模块旁路重构法,计算出了多种故障状态下的中性点移位参数,提出了两种中性点移位载波调制(CPSPWM、SFO-CPSPWM)电力电子模块可重构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两种控制策略的对比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载波调制可重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93.
为分析石膏质岩隧道衬砌结构置换施工后的受力特征,依托杜公岭隧道病害处治工程实例,在隧道病害处治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对6个不同病害现象的典型断面新置换衬砌结构的初期支护变形、初期支护钢架应力、初期支护-围岩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等进行为期2.5年的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新置换初期支护单独承载的3~5个月时间内,初期支护的变形速率和变形量均较小,其中5个测试断面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量最大,其分别为6.8,6.4mm;新置换初期支护钢架应力较小并且在二衬浇筑后较短时间就达到稳定状态,其中64处测点(总计72处)应力小于100 MPa;边墙芯样发现石膏、硬石膏成分的断面在二次衬砌浇筑后的26个月内,其边墙或拱顶测点的初期支护-围岩接触压力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接触压力仍有明显变化,其中个别测点经过10~20个月才能达到峰值,另有个别测点在3~8个月到达峰值后受干湿交替环境影响会出现变化;综合分析认为,杜公岭隧道衬砌结构主要受到围岩中硬石膏的膨胀作用,石膏的吸水软化作用不明显,其围岩压力具有缓慢发展的特点,新置换二次衬砌承担了主要的围岩压力,新置换初期支护安全性较高;建议石膏质岩地层隧道二次衬砌不宜过早施作或者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置缓冲变形层,以充分发挥初期支护的承载力、减小二次衬砌承担的围岩压力。  相似文献   
94.
董艳萍  贾连辉  薛广记  谢飞 《隧道建设》2020,40(11):1664-1672
相较于圆形断面,马蹄形隧道有空间利用率高的优势,浩吉铁路白城隧道在国内首次采用马蹄形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具有安全、快速、环保的特点。通过梳理盾构施工的统计数据,发现其月平均施工效率达203 m,且每环拼装效率为38~43 min,但突遇姜石地质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阐述了盾构4个施工阶段的应用效果,解析了开挖盲区对多刀盘开挖和推进系统的影响、渣土改良和双螺旋输送机对陕北黄土地质施工的应对措施、马蹄形管片拼装机在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拓宽马蹄形盾构适用地质领域和提高施工效率,建议盾构今后的技术突破方向: 全断面仿形刀盘的开发和管片拼装系统的智能化,前者可实现盾构无盲区开挖、提升出渣系统效果和降低总推力的需求,后者有利于减少人员操作难度,提高拼装工艺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95.
文章结合上海地铁某转向架线路试验动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典型信号的频率特性,对转向架动应力数据采用不同频率滤波,对滤波后的信号数据进行了比较,并结合采样定理提出了适用于地铁转向架荷载测试的滤波和采样频率。  相似文献   
96.
为了提高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的有效性,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原理,将灰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建立了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评价指标中的各子系统相对于各个标准评价等级的关联度,然后对各子系统进行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以综合结果排序,按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了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开发了原型系统.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简便易行,且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对重大危险源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7.
为了分析氮氧传感器安装于消声器载体的不同位置对氮氧测量值的影响,分别将氮氧传感器安装于消声器上选择的不同位置上,当发动机运行在相同的工况下时,通过CANalyzer记录氮氧传感器测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传感器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98.
In order to assess colonic motility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colonic transit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34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and in 20 healthy subjects. 20 radiopaque markers are ingested at 8 am before the day test, and plain abdominal films were obtained at 24 h, 48 h and 72 h. The normal value of colonic transit test was 16(80%), or more markers passed after 72 h. By means of transit time study, 34 constipated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2 groups: 12 normal transit patients and 22 slow transit patien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olonic transit time between normal transit patients and controls (P>0.05).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had more markers left in right colon, left colon and rectosigmoid colon at 48 h (P<0.01, respectively) and 72 h (P<0.01,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 index, 22 slow transit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types: 10 cases colonic stasis, 8 cases outlet obstruction and 4 cases colorectal stasi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chronic constipated patients have abnormalbilities of colonic transit.  相似文献   
99.
舱口角隅处网格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针对舱口角隅处网格的自动有限元精细划分方法,粗细网格使用过渡单元平滑过渡,自动创建规范要求的几种导角和开孔,并对部分筋单元进行板元化.  相似文献   
100.
在分析ZYJ7型电液转辙机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研制微机智能多式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就其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及应用方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