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3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903篇
综合类   903篇
水路运输   943篇
铁路运输   698篇
综合运输   1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41.
It has been previously evidenced that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ata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passenger cars from delivery trucks. In this paper,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use GPS data to identify multiclass vehicles, including passenger cars, single unit trucks, and multi-trailer trucks. The method is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based since it considers the variations of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as the most effective features to classify vehicles. The overall classification result for the three vehicle classes is about 75%. The major challenge is to distinguish single unit trucks from multitrailer trucks due to their somewhat similar mobility patterns. The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impacts of GPS sampling frequency on vehicle classifi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multiclass vehicle classification can be reasonably conducted if the data are collected frequently enough (i.e., every five seconds or more frequently) to capture the major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processe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considered as a low-cost and non-intrusive approach to collect vehicle class information and to potentially supplement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schemes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942.
贺彦波  张权  孙晓蔚  马文彬 《船舶工程》2015,37(S1):305-307
按照技术要求,结合三维建模仿真软件对柴油发电机组公共底座进行设计。为避免与发电机组基频发生模态共振,在设计过程中需避开基频频率。根据设计模型,在总体尺寸及重量双重约束下,采用传统优化设计方法。先从降低模态频率的方法进行了设计优化,经过技术评审,根据专家意见,按提高模态频率的思路进行重新设计。进而总结出一套优化设计的方法与思路,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943.
三体船侧体布局及型线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次优化,首先以总阻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某三体船侧体横向和纵向的相对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阻力性能最优的三体船侧体布局方案;然后基于侧体最优布局,进行型线优化,最终完成三体船的侧体布局和型线的序列优化。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三体船侧体布局及型线优化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三体船船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相关中频电源谐波标准,不同标准在具体指标上差异明显。文中对不同中频电源标准的谐波限值指标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提出了制定舰用航空中频电源系统谐波标准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5.
集装箱码头进出闸口业务是码头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中远集团和中远太平洋"管理提升"的要求,中远希腊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公司(PCT)在2012年底成功实施了自动闸口系统(AGS),极大提高了码头闸口通过效率和安全水平。但受到传统的外拖车提箱/还箱作业流程的影响,自动闸口系统功能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从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PCT联合希腊各集卡公司、货主协会共同开发了一种基于外拖车司机卡的集装箱码头提还箱作业分配系统  相似文献   
946.
依托宁波地区某主干道周边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工点,通过现场取样测试土体动三轴下强度指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判别交通和施工超载作用下槽壁整体失稳模式;并以槽壁外侧土体达到剪切塑性极限为临界条件,采用极限平衡法,推导单一土层内一字型地下连续墙槽壁整体失稳的判定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槽壁呈现类似四棱锥形整体失稳形态;护壁泥浆出现补充不及时或漏浆时,槽壁将发生整体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947.
采用8对极18槽的单盘盘式电机为实验原型,在试验台上测出其能带动的最大负载,定子绕组的最大电流等,并用Ansys公司的RMxprt和Maxwell 3D模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模型,给予电机以电流激励,构建一个完整的仿真系统。通过对PMSM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得出反电势曲线,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输出转矩曲线及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相比较。对比结果给盘式PMSM的优化设计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8.
以铝合金材料代替传统钢材是乘用车底盘结构件轻量化设计的有效方式之一,尤其在高端乘用车上应用更为广泛。介绍了铝合金副车架的设计开发过程。开发实践表明,采用铝合金材料及挤压铸造工艺,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及系统的工艺开发,可达到底盘系统对于结构件强度及耐久性的严格要求,提高整车的轻量化水平。  相似文献   
949.
基于模糊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加速输出转矩优化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纯电动汽车加速时的输出转矩充分符合驾驶员加速意图,设计了常规、动力、经济等3种驾驶模式供驾驶员手动选择。常规模式下,基于线性稳定驱动转矩控制策略确定基本输出转矩;动力模式下,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以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动力优化转矩为输出,对基本输出转矩作增矩优化;经济模式下,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以电机转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为输入、经济优化转矩为输出,对基本输出转矩作减矩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反映驾驶员加速意图,达到不同模式下所期望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50.
汽车轮胎动力学模型的准确度对汽车运动仿真的精度影响很大。汽车轮胎魔术公式是一种精度较高的轮胎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的非线性优化特点,对汽车轮胎纯滑移魔术公式参数进行识别,并讨论算法参数对参数识别的影响。识别结果,纵向力和侧向力的相对残差在5%左右,回正力矩的相对残差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