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7篇
  免费   212篇
公路运输   1000篇
综合类   1346篇
水路运输   891篇
铁路运输   671篇
综合运输   1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China’s Belt and Road (BR) initiative is expected to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trade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we review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wine logistics and the market growth potential of wine consumption in China. A model minimizing generalized logistical costs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wine imports in China, so that the best candidate cities in which to locate transport gateway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s can be identified.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most preferred gateways are Shanghai, Tianjin, Guangzhou, and Hong Kong, which all have similar delivery costs. In comparison, Beijing and Chongqing have much higher delivery costs, mainly because they do not have good access to marine transport and/or efficient domesti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long-distance intercontinental transport of large volumes of wine, marine shipping remains the only viable delivery mode. However, wine distribution within China extensively uses air, road, and water transport. Therefore, cities with excellent multi-modal transport services are better positioned to become wine logistics gateways. Our study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value-added services and good government support, which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distribution costs and quality.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究煅烧温度和Fe离子掺杂浓度对TiO2纳米粉体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TiCl4、NH4 OH、Fe(NO3)3·9H2 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Fe掺杂TiO2纳米粒子,并通过XRD、UV-Vi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TiO2纳米粉体的晶粒尺寸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大;(2)粉体的光催化效率随煅烧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450℃时达到最佳值,此时粉体为单一锐钛矿晶体结构;(3)Fe掺杂可抑制金红石型TiO2的形成,掺杂浓度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当Fe掺杂浓度为0.1%时,TiO2光催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3.
海军水下无人作战系统因其造价低廉、隐蔽性强、避免人员伤亡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大力发展,美国等国已制定各类水下无人作战系统发展规划并开发出便携型、轻型、重型和巨型等多种水下无人作战系统,并向着提高智能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程度、拓展多平台搭载使用能力等方向发展。为了应对威胁,我国也应从顶层规划水下无人作战体系发展路线,开发多样化的水下无人作战系统。  相似文献   
94.
针对非粘接柔性立管在波浪和海流作用下易发生立管干涉的问题,以我国南海某油田输油立管和相邻锚链为例,分别对拖曳力系数、管道单位长度质量、外径、内部介质密度、立管抗拉弯扭刚度和悬挂角度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不同参数的敏感性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降低城市地铁站内行人拥挤识别时多指标和多等级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采用改进云模型构建行人拥挤状态辨识模型。基于AHP-熵权法标定指标权重和行人拥挤状态等级,以标定的指标权重和各指标等级阈值作为输入,计算云数字特征值,采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建立模板云和待识别云模型,计算两者之间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辨识车站内各服务设施的行人拥挤状态,最后输出各服务设施的拥挤等级辨识结果。以宁波市鼓楼站为实证对象,对辨识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四级行人拥挤状态划分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6.
主要介绍了50 000 DWT散货船轮机设计特点,通过选用大缸径柴油机提升经济性,申请螺旋桨轴状态监控(SCM)和轮机循环检验(CMS)附加符号减少船东使用成本,可供内贸散货船设计借鉴.最后对此船型后续优化提出了建议,从降低上层建筑风阻、采用TIER Ⅱ主机,进一步提升节能环保性.  相似文献   
97.
在某些特殊地段,工程上希望设置内轨高度大于外轨高度的反超高,而目前尚无对反超高曲线设置及其车辆通过安全性等问题的相关标准.通过建立有轨电车动力学模型和槽型轨轨顶外形模型,研究了列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槽型轨的不同反超高量曲线时,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反超高量在0 ~50 mm范围内时,列车运行速度低于46.8 km/h时满足安全性和平稳性要求;反超高量在0~20 mm范围内时,列车以低于54.0 km/h的速度运行是安全、平稳的.槽型轨轨道可以设置反超高曲线.  相似文献   
98.
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Ⅳ标段)马当左槽中段潜坝工程D形排施工时,由于水深和流速较大,出现了铺排船走锚、横向控制不住船位等现象,在采取增加上游锚缆长度以增加锚抓力、下连环锚等一系列措施而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提出2种增加锚泊力的施工方案:方案1是在铺排船的上游增加1艘辅助铺排船;方案2是把设计的排头梁换成2片联锁片进行排头锚固,利用排头的水下摩擦力增加铺排船的锚泊能力。对2种方案的船舶锚泊力和排体受力进行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方案2是可行的,而方案1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铺排船仍然出现了走锚。  相似文献   
99.
为了提高水上安全监管效率和保障水上运输安全生产, 以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雷达站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基于水域精细划分的VTS雷达站选址优化问题; 考虑实际环境中遮挡因素和水域风险因素对雷达监测效果的影响, 基于软件ArcGIS 10.4.1提出了水域精细划分方法; 以雷达站建站位置和雷达配置类型为决策变量, 以水域覆盖率最大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 构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基于模型特点设计了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给出了生成初始粒子群的启发式规则, 并在算法中引入有效的变异操作; 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以ZDT系列测试函数对算法搜寻最优解的性能以及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水域精细划分方法能够在考虑遮挡因素和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对水域的空间划分, 实例中在存在62个雷达站候选点的情况下将雷达站所需监测水域划分为2 812个水域单元;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ZDT测试函数中能够有效地寻找全局最优解, 并且在最优解的分布上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分布性; 针对实例中的VTS雷达站选址项目模型达到了95.92%的覆盖率, 成本为33 800元。可见, 考虑环境遮挡和水域风险因素的VTS雷达站选址模型是有效的, 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可以提高VTS雷达站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是解决VTS雷达站选址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公交车能耗碳排放强度与车辆、线路和驾驶员有显著相关关系,为精准刻画其能耗碳排放强度特征,整合OBD监测数据、加油(气)数据、运营排班数据等多源数据资源. OBD监测数据和加油(气)数据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证明修正后的OBD监测数据可满足分析要求. 搭建“速度-能耗碳排放强度曲线”测算模型,幂函数关系的拟合优度R2 =0.972 6 为最高. 实证研究发现,平均速度在10~60 km/h 变化时,液化天然气(LNG)车比柴油车能耗碳排放强度高 3.3%~33.7%,双层车比铰接车高2.4%~13.3%;LNG铰接车在不同线路、相同速度下的强度相差9.6%;不同驾驶员在相同线路的能耗碳排放强度可相差24.2%. 模型为各城市基于多源数据开展公交能耗碳排放目标设定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