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67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3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辛伐他汀对K56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48h后,提取细胞总RNA。纯化mRNA后再逆转录为cDNA,将cDNA在体外转录合成cRNA,用随机引物反转录为cDNA,用Klenow酶标记Cy3、Cy5,与定制的包含人全基因组的基因芯片杂交,扫描芯片荧光信号,用GenePixPro4.0图像分析软件对芯片图像进行分析。定量RT-PCR验证芯片结果中两个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发现共有176条基因表达发生明显改变,包括16条未知基因表达改变。其中151条基因表达上调,25条基因表达下调。根据基因功能的不同,我们初步将其分为凋亡相关、信号转导相关、细胞周期相关等几大类。定量RT-PCR验证的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表达谱芯片的结果相吻合。结论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后能引起多种基因表达改变,这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3.
机场地下行包通道沉降控制要求高,且不能中断运行,新建浅埋暗挖大跨黄土隧道下穿施工风险高,施工不当会引起地下行包通道沉降、变形,甚至引起混凝土结构开裂。为找出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起通道底沉降的关键步序,更好地控制沉降,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建隧道下穿机场地下行包通道进行了沉降分析,并通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洞内采用分步开挖、大直径管棚超前预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背后回填压浆等沉降控制措施,将通道底板沉降控制在3 mm左右,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能够保证既有地下行包通道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14.
我国研究发展27 t轴重通用货车意义重大,不但可满足铁路货运发展的迫切需要,还能使我国铁路货运全面达到国际重载要求。通过在京广线试验区段内选择跨度3.4,6.7,13.06 m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实车试验,获得了27 t轴重货车不同装载等级、不同速度级工况下梁体的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挠度和挠度动力系数,以及应力和挠度与货车邻轴距的关系等实测数据。初步掌握了27 t轴重货车对小跨度钢筋混凝土梁的作用特征,为27 t轴重货车在既有线的试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针对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既有线桥涵实际情况,提出了既有线开行27 t轴重货车时需开展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5.
文章介绍了电磁兼容基本原理及电力机车设计中电磁兼容的设计原则,针对电磁兼容在神华八轴电力机车低压电器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低压电器柜中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案功能分隔清晰,布局合理,电磁兼容设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建成巨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网络,逐步开始走向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大规模和高密度运营,使得系统能耗急剧增长。现有的自动驾驶控制方法基于已有的模型,能够完成在正常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基于现有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控制原理和优秀司机的驾驶经验,提出一种列车智能控制方法,以减小列车的牵引能耗。首先,建立列车控制专家系统,能满足乘客舒适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作为列车驾驶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策略的强化学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以适应变化的运营场景。基于地铁现场运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算法比现有算法具有更好地节能效果和准时性。  相似文献   
117.
分析了圆柱形波导气体激光器中的耦合损耗,给出了最低阶波导模EH11的耦合损耗与反射镜位置、曲率半径的函数关系.研究表明:反射镜的位置和半径存在着最佳值,在取得最佳值时,可得到最低的耦合损耗.  相似文献   
118.
赵志强 《隧道建设》2017,37(Z2):175-180
目前的纵向设计方法均假定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刚度不变。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盾构隧道纵向结构设计,无法达到结构纵向的变形受力协调,也无法实现结构纵向优化设计。在传统的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纵向刚度非均匀等效连续模型。模型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盾构隧道纵向刚度分配的非均匀性,从而为纵向设计优化以及隧道结构纵向变形和受力协调的实现打下基础。在该等效纵向模型的基础上,建立2种优化设计模型,其一是以变形为目标、受力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其二是以受力为目标、变形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利用2种模型对盾构隧道穿过软弱夹层等工况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另外,利用优化的结果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隧道结构纵向刚度分布方式,以及纵向受力和变形协调的刚度取值范围,从而最终实现变形和受力协调。  相似文献   
119.
彭蓉蓉 《隧道建设》2017,37(5):565-570
节理的存在降低了岩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隧道围岩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若支护不及时或强度不够将会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本文依托井冈山特长隧道,提出了基于三维重构、块体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方法,动态反馈、指导设计施工方案优化。针对中风化砂岩、Ⅳ级围岩区段,通过地质素描与统计分析,建立基于节理特征的三维重构地层模型;运用块体理论,分析隧道开挖时临空面关键块体分布、失稳形式及安全系数;提出围岩稳定性动态反馈方法,并对比分析不同支护方案。研究表明:开挖后围岩稳定性较差,必须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根据动态反馈明确在实际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原设计方案施作锚杆支护。基于三维重构的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及动态反馈,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地质数据的动态采集、分析与反馈,及时依据实际开挖地层条件,动态调整支护体系,确保结构的经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0.
Due to the unique response mechanism,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s a hardware security primitive. And compared to other PUFs, the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RAM)based PUF has more flexibility with the change of conductive filaments.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n exclusive or(XOR) strong PUF based on the 1 Kbit 1-transistor-1-resistor(1 T1 R) arrays, and unlike the traditional RRAM based strong PUF, the XOR PUF has a stronger anti-machine learning attack ability in our experiments. The reliability of XOR RRAM PUF is determined by the read instability, thermal dependence of RRAM resistance,and aging. We used a split current distribution scheme to make the reliability of XOR PUF significantly improved.After baking for 50 h at a high temperature of 150?C, the intra-chip Hamming distance(Intra-HD) only increased from 0 to 4.5%. The inter-chip Hamming distance(Inter-HD) and uniformity are close to 50%(ideally). And it is proven through the NIST test that XOR PUF has a high uniqu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