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00篇
综合类   108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交通运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2.
一种多电平逆变器的分析方法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为了解决逆变系统中主开关低耐压值与电力系统中高电压值直接匹配的矛盾,多电平逆变器在大功率场合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出并分析了五电平逆变器的思想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适用于五电平逆变器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并对其输出电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京九线信号自动闭塞改造工程中站间距离长的特点,提出长大区间轨道电路及信号机点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4.
105.
道路安全审计及实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外道路安全审计研究成果和国内道路安全实际情况,阐述了道路安全审计的定义、目标和内容。并结合中国交通的特点,探讨了在中国实施道路安全审计工作的原则、对象、阶段和步骤。结合云南省某具体路段,从交叉口的位置、布局、视距、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6.
桃花峪黄河大桥跨北大堤桥为(75+135+75) m 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对该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阶段研究得出: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相比,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具有景观效果好、抗震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等优点,确定该桥采用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对比工程造价,确定高跨比取1/18;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横隔板数量对箱梁抗扭刚度和畸变的影响,确定中、边跨分别设置8道、4道横隔板;对3种型式连接件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波形钢腹板与顶、底板分别采用 Twin-PBL 和角钢连接;预应力采用体内和体外混合配束方案,确保维护方便。施工阶段研究得出:随跨径增大,施工位移增量对波形钢腹板加工尺寸影响显著,加工时必须考虑其影响;采用“悬臂桁车技术”保证了钢腹板起吊和安装定位;采用先边跨后中跨合龙方案,确保了大桥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   
107.
汽车尾气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为了应对主干道交叉口处交通信号的突然变化而采取的加速或紧急刹车会造成显著地能源浪费以及尾气排放。因此,改变汽车驾驶人员在信号交叉口的行车习惯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进而提出了一种先进的驾驶预警系统。在研究了车俩在信号交叉口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的评估方法的前提下,该系统能够提供信号交叉口信号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的状态信息以避免驾驶人员在信号交叉口处紧急刹车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并采用仿真的方法验证了系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8.
该文分析了一个暗挖隧道对既有车行地道沉降及土层变形的影响。对一个实际工程进行建模,分降低地下水位和电力隧道开挖两个施工步骤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降低地下水位会引起较大的车道和土层的沉降,而开挖过程对沉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9.
研究采用Vissim仿真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宏观基本图模型的存在性.通过实测数据的标定,建立了阿姆斯特丹高速公路交通网络模型.为了使宏观基本图能够反映交通拥堵产生的全过程,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确定了网络交通需求的大小.通过采集关键参数验证了宏观基本图(MFD)在仿真路网中的存在性.研究分析了不同车道数的临界密度,定义了不同严重程度的路网拥堵,基于仿真数据,用MFD模型反映了路网拥堵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0.
山西,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经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明清两代,山西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在这片厚土上,清代初叶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皇城相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