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95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只有较少的交通事故数据资源被用于建立基于碰撞速度信息的乘员损伤模型,致使所得到的模型精度差。为此,提出了基于车辆变形深度的乘员损伤模型。对美国不同制造年代和车辆级别的事故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论证出车辆变形深度与乘员损伤风险具有相关性。以车辆变形深度为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乘员损伤模型。不同种类车辆的乘员损伤模型拟合精度R2约为0.9,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验证,以此模型为基础,评价智能驾驶系统的有效性。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为例,对比基于变形深度和速度变化量信息2种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结果表明:2组结果的平均误差不超过1%,验证了基于变形深度的乘员损伤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仅需要事故数据库中准确的变形深度信息,能够获得更多的事故数据支持,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于不同类别智能驾驶系统的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22.
车辆行驶过程中,前方车辆运动状态预测是车辆智能控制系统的重要研究部分。车辆运动状态受其驾驶员驾驶风格、道路状况、交通流、前方车辆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使车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运动状态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给前方车辆的运动状态预测带来困难,因此本文中对跟车工况下前车运动状态预测进行研究。本文中在分析车辆跟车工况时的运动特性,采用贝叶斯网络对前方车辆运动速度进行预测,将获得的车辆跟车工况时的运动状态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训练集辨识前车速度预测贝叶斯网络参数,通过测试集检验前车速度预测贝叶斯网络的预测效果。对前车未来0.1,0.5,1和2s时的运动速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前车的实际运动速度均在前车速度预测贝叶斯网络预测的95%置信区间内。  相似文献   
23.
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向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言 现代汽车产品也被称之为高新技术的载体,涉及诸多领域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并由于高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汽车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对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必须用先进的技术来解决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中针对现有检测方法中不能有效区分行人和骑车人两类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行人和骑车人联合检测方法;而针对道路环境中的行人与骑车人联合检测误检漏检频繁、小尺寸目标检测效果不佳和背景环境复杂多变等问题,设计了难例提取、多层特征融合和多目标候选区域输入等多种深度神经网络改进方案,以实现行人与骑车人的联合检测。在公开的行人与骑车人数据库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行人或骑车人的识别率高,且能有效区分彼此,其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智能车辆运输系统,并重点分析了其中的车辆定位、车辆调度、通讯、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智能车辆敏捷运输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26.
智能环境友好型车辆——概念、体系结构及工程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智能环境友好型车辆平台的新概念,该平台包含清洁能源动力、电控底盘与智能安全辅助3大系统,集成了结构共用、信息融合与控制协同3大技术,能综合实现车辆安全、节能与环保3大功能。在描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研制了具有自适应巡航和主动避撞功能的智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实验平台。通过仿真与试验,展示了智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行驶安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27.
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及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汽车作为这些新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正在加速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而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和依托. 世界各国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发展,但汽车主要制造国家尚未对产业和技术发展道路形成统一认识,中国也没有成功经验和既定道路可以借鉴.因此,有必要立足高新...  相似文献   
28.
李克强  赵乃权 《船舶》1996,(2):45-50
L250Z柴油机是根据我国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及海洋捕鱼等的需要而研制出的中速系统列我次高层次技术鉴定和技术评审结论和首机及及后续机的长期运行实践证明,该机有许多优点和特点,是有发展的中速柴油机新机型,我国大量从事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及海洋捕鱼的中小型船只上的主机等机龄增长,功率偏氏,能耗偏高,故障较多,急需晚新换代,这就为本机提供了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9.
针对CACC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探究其在车联网通信时延影响下,与驾驶员驾驶汽车共存而构成的混合队列系统的性能。从微观跟车行为角度,基于频域传递函数,推导通信时延下的CACC队列稳定最小跟车时距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数值验证指出CACC队列稳定最小跟车时距随通信时延增大而增大的特性。从交通激波特性角度,针对无时延CACC、有时延CACC和时延过大而退化后的ACC自适应巡航3种情形,给定相同的跟车时距,进行不同渗透率下的大规模交通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时延和1 s时延这2种情形下,CACC在20%及以上的渗透率时均能显著降低交通扰动,削弱激波,性能差别不明显; 相比而言,退化后的ACC性能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30.
为满足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对于辅助制动装置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普通制动真空助力器的集成式电子真空助力器系统(Electronic Vacuum Booster,EVB)。在对系统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基于电磁铁数学模型对EVB关键零部件电磁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实现基于EVB的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器设计,对包括控制器和执行器在内的EVB整体系统模型进行了辨识。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EVB系统能快速、精确地响应制动指令,可广泛应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走-停巡航系统及主动避撞系统等驾驶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