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可伸缩配重式铁路起重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S1601型160 t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自动伸缩配重铁路起重机的方案.利用ADAMS及MATLAB软件建立自动伸缩配重起重机的主动控制模型,并对典型工况进行仿真试验,实现了起重机在吊重作业工况中的重心自动调整,同时得到机体相关部分的受力曲线,为自动伸缩配重式起重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产生机理,对我国CRH_3型动车组进行了大量现场的测试,从车轮材质、热处理、组装工艺、硬度等方面开展调查,发现车轮硬度是多边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研究车轮硬度对多边形形成的影响,现场测试了115列动车组所有车轮踏面的硬度,并在实验室内进行轮辋切片和硬度检测,发现磨耗后的小轮径车轮硬度相对标准车轮有所降低,并且部分车轮在圆周方向硬度分布不均,两者共同作用加剧了车轮多边形产生和发展。结合我国轮轨硬度匹配情况,提出通过滚压强化提高车轮硬度以抑制多边形产生。通过20万km的运行考核试验,验证了提高车轮硬度可以抑制车轮多边形产生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73.
利用改进的霍普金森棒法对汽车用钢板的圆弧焊接接头试验片进行了静强度和冲击强度的拉伸试验,得到了三种不同材料试验片的应变率、应力波、冲击破坏变形和破坏速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为车体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和断板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5.
结构-声场耦合振动在工业领域广泛存在,其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对车辆、船舶等内部降噪设计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声场耦合振动的有限元方程,推导了其左特征向量和右特征向量的关系,基于此证明了虽然无阻尼结构-声场耦合系统由于系数矩阵非对称属复模态问题,但其特征值为实数.用复Lanczos法计算了圆柱壳与内部声场耦合振动、六面体与内部声场耦合振动的耦合特征值,结果表明其耦合特征值确为实数.  相似文献   
76.
不锈钢点焊结构车体FEA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锈钢车体点焊结构的"点传力"特性,提出了位移主-从约束关系建模思想,并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采用位移主-从约束关系来模拟焊核比现有其它的模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城市轻轨动车组不锈钢点焊车体为应用对象,基于位移主-从约束关系建立了该车车体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为今后该类车型的设计与开发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7.
结构-声场耦合振动在工业领域广泛存在,其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对车辆、船舶等内部降噪设计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声场耦合振动的有限元方程,推导了其左特征向量和右特征向量的关系,基于此证明了虽然无阻尼结构-声场耦合系统由于系数矩阵非对称属复模态问题,但其特征值为实数.用复Lanczos法计算了圆柱壳与内部声场耦合振动、六面体与内部声场耦合振动的耦合特征值,结果表明其耦合特征值确为实数.  相似文献   
78.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散粒货物仓库底开门机构的双PSSR型空间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案,分析其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基于I-DEAS创建了机构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运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得到了货仓底门的角位移曲线、角速度曲线及角加速度曲线.理论分析计算及应用软件仿真验证了此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及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9.
含特殊负荷的配电网分层故障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殊负荷接入配电网,增强了电源、负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性,对故障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快速定位故障点的分层定位方法. 首先分析基于遗传算法的单层含特殊负荷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不完备性;其次在单层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改进量子免疫算法的区域定位方法和隐枚举法的区段定位方法;最后对所提模型和基于单一智能算法的单层模型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和改进量子免疫算法构建的单层定位模型相比,所提分层定位方法大大简化了故障辨识模型的复杂度,在提高定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的容错性和稳定性,可将故障搜索维度降低69%,故障定位耗时在1 s以内,故障辨识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0.
针对软弱围岩双线地铁车站隧道横通道与主线隧道开挖断面差距大,交叉区域围岩受多次扰动易出现应力集中,隧道三岔口段施工风险较大,易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以青秀山地铁车站为依托,利用MIDAS-GTS对隧道连接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着重对比大包法和小包法施工引起的围岩位移、应力分布及塑性区范围,并进一步对小包法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力学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包法所引起的围岩位移、重分布应力、塑性区范围均小于大包法,且施工工期相比大包法更短;小包法施工过程对围岩影响主要位于三岔口隧道交叉处,拱顶部分区域出现拉应力,拱脚处压应力集中,且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体系转换频繁,选取合适的支护方法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