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61.
<正>随着外资驱动电机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驱动电机领域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驱动电机产业在关键原材料及部件、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生产制造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方面国际竞争力,并分析了我国驱动电池产业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促进我国驱动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2.
介绍了用于水平下调三辊数控卷板机的数控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基于开放式体系,系统硬件采用工控机IPC+PMAC(Programmable Multi-Axes Controller)结构,软件使用VC++6.0编程,实现了用数控系统直接控制液压比例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63.
为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层布钢纤维对素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荷载-挠度曲线以及弯曲韧性进行初步探讨,并依次考虑层位和掺量变化对它们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层布钢纤维的加入使抗折强度有明显的提高,最大提高了22.6%;由荷载-挠度曲线分析,层布钢纤维改善了混凝土的受力特性,使混凝土的韧性显著改善,在破坏时呈现裂而不断,会出现几个波峰的现象;利用日本JCI(Japan Concrete Institute)SFRC委员会弯曲韧度系数法计算韧度,结果表明,层布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增强和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164.
为了合理利用废弃沥青混合料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依托河南省安(阳)-新(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将废弃沥青混合料掺入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使其整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层材料,同时采用较低含量的水泥用量和骨架密实型级配.通过试验,分析了掺入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基层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掺废弃沥青混合料有利于改善基层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165.
将智能交通系统(ITS)理念与地铁监测和控制系统结合,充分挖掘既有地铁监控系统的潜能,建立更加高效的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已成为必然.综合监控系统有多种实现模式(综合自动化系统(IAS)、主控监控系统(MCS)等),可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共享、节约投资,提高地铁综合管理和综合防灾能力,更好地保障地铁运营安全.文中对IAS、MCS 2种实施方案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6.
首先介绍了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性,然后应用Kuli软件对一货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包括建立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格栅、散热器和机械风扇等部件的仿真模型。以及设置部件的性能参数和仿真计算,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以为企业开发汽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首先概述目前纯电动汽车的设计软件的进展,然后介绍海马纯电动汽车的设计软件的数学模型、用户界面和程序代码设计方法,接着应用该软件设计了一个低速纯电动汽车的项目,同时对整车品质等指标与续驶里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评价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8.
简述了地下水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和传统的地下排水方式的弊端,分析了软式透水管的结构、排水原理和优点,并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软式透水管的施工及其在保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9.
针对桩土复合路基垫层在调节承载方面的特点,研究垫层的剪切受力特性,以解决桩土应力比、垫层变形问题。借助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分析垫层剪切破坏特点,推导获得了剪切破坏角、极限桩土应力比、最佳桩间距的表达式。表达式说明:垫层承载的调节作用取决于垫层内摩擦角和刚度的取值;复合路基现场静载试验和实例计算均表明:表达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0.
王佳  陈瑞  曹雪虹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0):54-57,60
介绍地铁车厢内信号传输损耗的模型,提出3种组网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最后利用OMNET++仿真软件对组网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并利用无线收发模块在实际运行的地铁车厢内进行了点对点的测试,验证了组网方案的设计是可行的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