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49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简述无线充电技术发展概况;介绍电动客车无线充电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2.
按小变形假定,导出了与现有文献不尽相同的孔体与轴过盈接触变形的轴对称平面应力弹性解;并着重导出了孔周含初拉应力的带孔板与实心轴过盈接触变形的轴对称平面应力理想弹塑性解。结果证明,由于初应力与过盈压力在塑性变形中的耦合,使得一定的过盈压力或卸载残余应力所对应的过盈量大为增加。这一结果可供薄板冷扩孔参数计算时考虑。  相似文献   
23.
一台新伏尔加ZAE-310297,俗称6代7型轿车,初驶时气门噪音严重,经测检气门间隙普遍过大,大都超过0.6mm。对此进行了调整,不凡天异响复出,而且声响更为严重并伴有缺缸现象,经检查发现一气门推杆从气门摇  相似文献   
24.
这里用光弹性原理分析了型机车第一连杆头的应力,并指出了计算连杆头应力的贝伦哈勒脱公式的准确度,合理的给油孔他置,以及销孔间隙对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千翔 《珠江水运》2012,(22):44-45
立足本职、发挥职能优势、不争名、不争利、服务大局是珠江航务管理局(下称“珠航局”)优良的工作传统。作为交通运输部的派出机构,珠航局在这次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承担着安全运输联席会议机制的组织任务。这是珠航局的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难度大、任务重。珠航局如何勇挑重担、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26.
文章对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辅助机床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案进行介绍。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作了阐述。应用不同的网络协议,通过工控机可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并将生产过程中工件的加工数据进行标识存储,实现可追溯化。  相似文献   
27.
蛤蟆岭隧道为二级公路中隧道,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衬砌裂缝、渗漏水等病害状况,简要分析了病害成因,并根据病害程度,按分类治理原则,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处治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28.
用浸渍法制备钴基催化剂,考察了载体、活性组分负载量、焙烧温度、助剂等制备条件对钴基催化剂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ZrO2为载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0%,表面活性剂含量5%,在35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NO催化氧化性能,在NO进口浓度700ppm、O2体积分数5%、空速27000 h-1的条件下,200℃时NO氧化率可达49%,满足快速SCR的条件。对NO催化剂进行孔隙结构及XRD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大小不是决定催化剂活性的必要条件,而Co3O4晶体平均颗粒尺寸的大小对催化剂活性有一定影响。考察了空速对催化剂效率的影响,发现NO催化氧化剂在较高空速下仍居有一定活性,并对低温、高空速条件下SCR的反应效率有较大提升。在180℃时,SCR的NO去除效率由联合前的53%提高至65%。  相似文献   
29.
文章基于影响线的荷载识别方法和北澄子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长标距FBG传感器实测数据,提出了3跨连续梁桥的荷载识别方法。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较精确地识别单车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车辆速度和车重,车速识别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车重识别误差可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30.
为了进一步探明大型深层滑坡发生机制,对今后发生潜在大型深层滑坡区域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分析近年来亚洲地区发生的多起大型深层滑坡,从诱发大型深层滑坡的地震与降雨两个主要方面,分析了特殊地层岩性在化学风化作用影响下与多种坡体结构在重力作用影响下的深层滑坡特征,以及降雨对于该类滑坡的形成所具有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由地震作用诱发的深层滑坡,应主要根据不同岩石种类的化学风化情况、深层滑坡形成的力学演化机制以及先行降雨对地震滑坡潜在位置进行预测;对于由降雨诱发的深层滑坡,应主要根据重力边坡变形与内部地质结构的地形特征对深层滑坡发生位置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