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2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机车信号主体化改造进程的不断加快,设备使用及维护部门对机车信号显示机构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此,石家庄电务段研制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智能型机车信号显示机构——JLED-2000C型机车信号显示机构。  相似文献   
82.
详细介绍机车信号设备入库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主要特点、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3.
为满足CRS规范对甲板机械地脚螺栓受力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地脚螺栓连接方法的选择,并讨论了上浪载荷和支持负载在不同工况下锚机和绞车地脚螺栓的轴向载荷和横向载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4.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车运营后碎石道床发生不均匀沉降,枕下支撑刚度发生变化,导致轨枕病害的产生,无法有效保持轨道形位和纵横向阻力,需要深入研究轨枕下支撑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治理轨枕病害问题。采用不同枕下支撑刚度对轨枕的支撑作用模拟碎石道床不均匀沉降,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计算,分析不同支撑刚度对轨枕变形及弯矩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轨枕跨中支撑刚度越大,轨枕变形和受力越小,但轨枕跨中弯矩相应增大;轨枕跨中支撑刚度变小时,轨枕变形增加。由此可见,轨枕跨中若出现道砟缺失,引起轨枕空吊,枕下支撑刚度减小,则轨枕处将产生较大变形,相邻的轨枕也将承受较大的荷载,严重时造成轨枕失效。  相似文献   
85.
为了科学探究地铁扣件e型弹条真实受载情况下的受载特征,基于DTⅢ型扣件系统建立e型弹条精细化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机理研究中的应力状态参数概念,计算分析正常安装状态与共振状态下弹条的断裂危险位置和断裂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弹条现场断裂位置普遍出现在小圆弧与中肢连接处,弹条在正常安装状态下其等效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86.
永安中学古滑坡位于通江右岸,为发育于缓倾角顺层砂泥岩互层结构中的蠕滑-拉裂型滑坡。按坡体结构及地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差异将滑坡分为3个区进行分析;根据滑坡各区的坡体结构、坡面形态、堆积体成分及变形破裂状况,分析滑坡复活体成因机制;定性计算滑坡各区的稳定性,在选用抗滑桩支挡与排水工程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后,采用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了抗滑桩的有效布设位置,建议在复活体中部设桩对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7.
该文介绍了高速公路穿越生活垃圾场路段,采用建筑垃圾置换生活垃圾填埋层的填料控制及辗压工艺,通过试验段实测以掌握合理的辗压工艺,有关技术要点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8.
斜拉桥以跨越能力大、结构新颖高效而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发展最快、最具有竞争力的桥型之一。混合梁斜拉桥主跨采用钢梁以减轻自重、增大跨越能力,边跨采用混凝土梁进行配重、并提高边跨刚度,充分发挥了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根据某实际工程,详细地介绍了双塔双索面混合式斜拉桥的受力特点及其分析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9.
对高速移动环境下的信道建模与测量活动进行了分类与总结,指出目前V2V信道建模与测量活动所存在的不足。首先对V2V信道建模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给出信道冲击响应的一般表达式,论证信道建模的重要性;然后对目前国内外一些重要的信道建模与测量活动,特别是关于VTD对信道统计特性影响的测量活动进行了分类,将其按建模环境(几何的与非几何的)与环境中物体的分布(随机的与确定的)分为3个主要类型。最后,为了建立完善的信道模型,提出了未来信道建模所面临的挑战,为今后的信道建模与测量活动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90.
基于指数平滑技术的灰色沉降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M(1,1)模型是沉降预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之一,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其预测效果有时候较差甚至完全失效。将指数平滑技术引入到灰色预测模型中,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观测序列中的有用信息,又大大减少其随机性,将平均斜率法对灰色模型的背景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原始观测数据序列变换成规律性强的呈指数变化的序列。某公路试验段实测沉降数据计算表明,新方法有满意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为提高建模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