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篇
  免费   129篇
公路运输   400篇
综合类   559篇
水路运输   423篇
铁路运输   235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71.
有限元应力计算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的指导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接触网零件、支柱、腕臂支持结构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安装设计中起重要作用,它们的结构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动态受流能否得到可靠的保证.同时亦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 研究结果:在当前列车速度越来越高和铁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有限元分析的计算程序,形成优化的计算输入、输出界面,可以提高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72.
自适应远光(ADB)是汽车照明前沿技术,其可以根据路况对前方照明区域进行自动的、可变的、精确的照明,同时避免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炫目,在保障道路行驶安全的基础上,扩大了视野照明。本文针对其系统构成、系统设计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3.
为取得公路货运网络的规模经济,提出采用共同配送模式来优化公路货运网络。针对已有运输网络设计模型中对运费函数和路径选择分析的不足,提出包含分段费用函数和最短运输路径选择的公路货运枢纽网络设计模型。通过实例计算,采用共同配送模式的公路货运网络中的货物周转量比采用传统的"点-点"网络模式中的货物周转量增加38.07%;而前者的干线公路运输费用却比后者下降了26.48%。结果表明,采用共同配送模式有利于实现公路货运网络的规模经济,文中提出的运输网络设计模型能较好用于公路货运网络优化中。  相似文献   
74.
75.
共振弦检测技术在舰船轴系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应用共振弦检测技术进行舰船轴系状态的监测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共振弦力敏传感器用于轴系状态检测的方法。该技术采用同步旋转非接触方式,将轴体产生的机械性微扭变量转换成相应电气参数频率的变化量,解决了传统的应变片检测因电源波动、环境条件恶劣以及信号传递损失等引起的测量误差和对轴系直径的限制,使轴系状态综合监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6.
为有效解决隧道建模标准化、三维实体精确化、施工管理信息化等问题,以邹平县广富隧道为例、Autodesk平台为基础,根据设计图纸内容对隧道整体结构进行细分,形成一套成熟的隧道建模规则命名体系。采用Civil 3D+Dynamo+Revit软件交互实施体系,实现对隧道建模的精细控制;采用中建八局BIM协同管理平台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该平台优势在于以Autodesk平台精细模型的各构件为信息源,并以此为选择基础,提出对项目生产、质量、安全、设计、资料等的全方位管理;同时,模型、资料、审批信息等内容相互关联,真正实现工程资料闭合。  相似文献   
77.
基于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分析了铣刨方式对RAP组成与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铣刨速度、破碎处理与否对RAP级配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铣刨回收显著降低了RAP组成变异性;铣刨速度宜控制在6~8 m/min;破碎处理工艺有利于提高RAP的再生利用率。  相似文献   
78.
多电平逆变器在高压大容量电能变换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控制策略和电路拓扑等已成为了研究热点。文章首先对二极管箝位式四电平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接着讨论了电压移位控制策略,最后将二极管箝位四电平逆变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79.
曹妃甸LNG接收站作为我国北方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保障主体,冬季高峰期月到港LNG船舶达到8~11艘,按照规划扩建后将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LNG接收站。由于LNG船舶通航的严格监管,到港船舶数量的增加会对航道通航效率造成显著压力,因此需要论证码头建设规模与航道的适应性。在现状定线制通航条件下,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曹妃甸港区LNG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定量评估不同LNG码头建设规模对LNG船舶通航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NG泊位数达到4个时,船舶进出港受制约明显,优化航路后能有效提高LNG船舶的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80.
合理的港内道路路网结构及交通组织是集装箱港口作业效率提升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保证。提出利用集装箱港区生产作业智能体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模拟集装箱生产作业流程,并以集装箱港口服务水平和集卡日均碳排放成本作为指标,优选低碳型集装箱港区港内道路规划方案。应用实例表明,集装箱港区生产作业智能体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可有效模拟港内作业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道路规划方案下的评价指标,得到最优的港内道路规划方案,为港区道路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