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100篇
公路运输   323篇
综合类   342篇
水路运输   335篇
铁路运输   169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企业对PDM系统的需求 在江津增压器厂传统的产品设计及设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急待解决的问题: ·已有的大量设计结果无法为工程人员迅速而准确地服务;  相似文献   
82.
风浪中船舶航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依据船舶耐波性理论计算结果,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估理论对大风浪中船舶耐波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船舶在波浪中以某一航速航行时的优选航向,并通过实例应用与分析表明,使用该方法能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3.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船舶操纵性能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单桨大型船舶在海上的回转性能为例,探讨了应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Back-pmpagation Neural Network)建立船舶操纵性预报数学模型的方法,并利用matlab语言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BP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4.
综合分析了接一条新船的全过程,并介绍了如何合理选择接船人员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横风作用下敞车的气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64型敞车为原型车,利用二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横风作用下静止的无导流板满载敞车、无导流板空敞车、有导流板空敞车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横风速度在20.7~46.1 m.s-1时,气动力系数的变化幅度不大,可近似作为常数来对待。在20.7 m.s-1的横风速度下,满载敞车所受侧向力小于空敞车,而升力和倾覆力矩则有所增加,因此敞车装载情况对横风作用下敞车受到的气动力有比较大的影响。敞车侧墙加装导流板后,所受到的气动力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6.
文章基于点蚀生长原理与实船蚀坑形态检测数据,对船舶受点蚀构件的两类主要蚀坑的形态、形成机制及其随船龄演化情况作了大致描述.认为遭受点蚀船舶构件的蚀坑形态与其所处位置、服役时间等密切相关;两类蚀坑形态差异的原因在于其各自点蚀进程中的具体控制因素及相应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区别.论述证明将点蚀蚀坑径深比处理成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是有理论和事实依据的;并与点蚀深度模型相结合,依据Yamamoto实测散货船货舱区肋骨蚀坑数据建立了相应的蚀坑径深比时变模型.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停车换乘(parking and riding,P&R)系统与城市市区交通系统的相互影响特征,提出了利用仿真工具对P&R系统进行评价的技术流程;以国内某市规划设计的P&R系统为对象,研究了利用Visum模型工具对P&R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对不同交通强度下的P&R系统有效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P&R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主要通道的拥堵情况。  相似文献   
88.
往复排盐泵是某型船造水系统重要的设备之一.运行过程中该泵的柱塞屡次发生失效事故,导致泵停止工作,给船舶运行带来不便.本文介绍了将陶瓷喷涂技术应用到往复排盐泵上的成功经验,解决了困扰该泵柱塞的腐蚀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减速顶壳体螺栓折断故障进行调查统计,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壳体螺栓折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教训,并结合减速顶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工况,阐述了防范壳体螺栓折断故障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了改进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0.
在使用全站仪对大型建筑结构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时,受建筑结构、地形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时某些测站点不得不布置在变形区内。在实时监测过程中,当变形区内测站点发生偏移时,该点的设站数据仍然是偏移之前的,这必然对监测数据的精度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导出测点偏移对监测数据影响的定量公式,并对该不利影响给予实时改正。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实时监测系统中,这种方法可完全消除测站点不稳定带来的误差,并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