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29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93篇
铁路运输   7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公路水毁灾害在我国西部地区频繁发生,然而,防护措施的选择却多凭经验办事。因此,文章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全面分析水毁形态与成因机理,阐述了不同公路水毁防治措施的防护机理,结合水毁防护措施自身的强度和经济性,提出了各种水毁防护措施的适用条件。这对我国公路水毁预防和治理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述采用随动桥的大型城市客车底盘的优越性,介绍随动桥的组成结构,分析随动桥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
张文强 《隧道建设》2006,26(5):70-73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袖阀管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地拓展,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介绍了袖阀管注浆技术在路基加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轿车车内噪声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半自由场消声室内四轮转毂试验台上对燃料电池轿车进行了声振特性测试,采集了不同车速工况下车内噪声信号及运动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析了不同车速工况下车内噪声的分布状况及主要频率成分。通过信号分析表明,车内噪声来源于驱动电机总成和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氢泵、风机,产生的噪声通过空气直接传到车内,同时引起车身板件振动并向车内辐射噪声。根据样车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减振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后桥参数对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侧倾刚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曙光  熊伟  孙华 《汽车技术》2002,(12):18-20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是一种复合式悬架,装有该类后悬架的轿车,其后桥的结构形式对后悬架的刚度特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刚度分析,推导了该类悬架的后桥各主要参数与侧倾角刚度的理论表达式。基于桑塔纳车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各参数的改变对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影响,为该类悬架的进一步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WBC-200型设备的砂石料和水泥采用容积式计算方式,靠改变料斗开展及调速电机转速的方式来改变料的配比,计量精度低,控制精度无法保证,影响成品料质量的稳定性,且水泥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对其进行改造,通过将砂石料和水泥的容积式计量改为重量计量,提高二者的计量精度以及增加计算机自动控制方式,以保证要求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缸盖内部冷却水腔的设计与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发动机缸盖内部冷却水腔设计的发展趋势及要求 ,应用自行开发的三维流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对冷却水腔内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8.
参数化装配实体模型在柴油机总体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并行工程产品结构概念设计理论 ,提出了在柴油机总体概念设计中使用参数化装配模型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手段。基于I-DEAS软件 ,针对部分研究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 ,采用基于特征的变结构参数化建模技术生成了柴油机各零部件局部特征库和参数化简化模型库 ,并依据柴油机总体装配树型结构建立参数化装配模型 ,最后对总体装配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和静、动态干涉检查。  相似文献   
19.
从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衡量的四个标准入手,分析了扰动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的诸多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充分发挥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提供了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差速转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无人地面车辆,介绍了差速转向相比于传统转向轮转向的一些优势,并对差速转向进行了简单的运动学分析.差速转向消耗的功率大,提出通过调整悬架装置改善转向效率,并对车辆悬架调整前后的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