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98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汽车主动悬架四自由度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本文建立了汽车主动悬架的4自由度力学模型及相应的模糊控制系统。根据模型的输出量,模糊控制系统能够较合理分配输给主动悬架前后主动力装置伺服阀的电流。最后用MATLAB语言进行数值仿真,并把所得的结果与被动悬架的结果进行比较,为汽车主动悬架的实验研究以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和数值参考。  相似文献   
132.
针对汽油机瞬态工况所面临的某些问题,采用实验的手段,研究了汽油机恒转矩增转速瞬态工况下的燃烧过程.通过与稳态工况进行比较,对其示功图、平均指示压力、最高燃烧压力及其对应的曲轴转角、瞬时放热过程和累计放热过程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汽油机恒转矩增转速瞬态工况下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133.
134.
当隧道穿越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的高地应力区,特别是隧底下伏缓倾软硬互层岩体时,易发生隧道底鼓变形。选用侧压力系数、岩层倾角、围岩厚度、围岩弹性模量、隧道埋深5种影响因素,通过FLAC 3D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单一影响因素和多因素耦合对隧道底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影响因素下,隧道底鼓量随侧压力系数和围岩厚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围岩倾角和围岩弹性模量增加而减小,随隧道埋深增加而增大;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各因素对隧道底鼓的影响显著性排序依次为隧道埋深>侧压力系数>硬质岩弹性模量>岩层倾角>硬质岩岩层厚度。  相似文献   
135.
以B级钢( ZG25 MnNi)焊接结构为对象,对混合气体保护焊焊缝进行了全覆盖超声冲击试验,研究了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结果表明:焊后进行的焊缝全覆盖冲击可以在焊缝表面以下一定深度有效地引入有益的压应力层,从而改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改善效果强于采用焊前预热等处理工艺;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超声冲击后的焊缝不同区域产生的残余压应力.  相似文献   
136.
为提高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3层的控制策略。动力学建模层计算变量实际值和期望值;补偿力矩确定层结合可拓控制与滑模控制的优势,建立自适应滑模算法,协调各参数控制的权重并确定合适的补偿力矩;车轮转矩分配层对补偿力矩提供约束后将其分配给4个轮毂电机。采用Carsim和Simulink软件进行模型搭建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整车控制策略的实时性和自适应性好。最后,在样车上进行快速原型试验也验证了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达到了改善车辆稳定性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7.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梁同步施工技术不拘泥过去先主塔后主梁的施工方法,采用塔梁同时施工,在多座斜拉桥中得到了验证。以绥芬河斜拉桥为例,对采用同步施工技术桥梁的成桥线型内力合理性以及经济效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斜拉索张拉过程中,由于主塔尚未完全施工完毕,塔根处的压应力储备较少,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主塔的安全,在施工控制时必须对主塔两侧的斜拉索索力引起格外的注意,保证主塔两侧索力基本一致。绥芬河斜拉桥得益于塔梁同步施工技术安全顺利地实施了转体,成桥后的线型、内力合理。  相似文献   
138.
针对目前复合土钉墙的设计不是很完善的现状,结合理论和实际经验,对目前几种主要的复合土钉支护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这几种土钉支护方法的构造措施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39.
简要介绍了GPRS技术的特点及目前的部署状况;利用西门子公司的GPRS模块,重点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实现桥梁检测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和方法;具体说明了系统实现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实验测试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展望了该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0.
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及舒适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强  王运霞  黄成 《公路工程》2008,33(5):45-47,55
针对公路线形连续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提出相邻路段运行车速相协调的路线设计理念,并提出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旨在为设计和改建双车道公路提供重要依据,提高线形设计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经实例分析证实所提标准较为合理,并根据分析结果,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此外,从驾驶员的角度对线形的舒适性做出了评价,并提出双车道公路线形舒适性的评价标准,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