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290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214篇
铁路运输   211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作者根据自己的试验研究,结合国内外资料,对汽油机掺烧高甲醇混合燃料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了论述,认为在我国燃用M50-M60混合燃料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2.
出于对近海海洋探索的目的,本文应用了上次研究[1]的水下ROV空间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水下机器人。该水下机器人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电源模块、无刷电调、遥控部分以及姿态传感器模块组成,软件控制以及相关数据处理由一块ARM-M3内核的处理器完成,编译软件使用Kile。水下机器人结构采用3D打印机制作,材料选用PLA。遥控通讯采用CAN总线协议。水下机器人经过实际调试可以达到相关技术要求,下潜深度100 M,能实现简单的水下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63.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重点考虑船舶舱室内热环境、空气品质以及噪声环境的影响,针对船舶舱室空气质量提出了一种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船舶舱室典型环境参数为例,选取船舶居住舱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建立评价层次,结合层级分析法和熵值附权法对各层次评价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其次,采用高斯函数进行隶属度分析,获得最终的评价指标.最后,采用该方法对相关实船数据进行船舶舱室环境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获得船舶居住舱室环境综合评价得分,得出舱室环境质量等级,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以MSC/Patran为平台,应用PCL语言开发交互式的散货船强度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参数化建模、载荷计算、施加载荷和结果分析等功能模块,初步实现散货船强度评估的自动化。以实船算例的对比分析验证系统的实用性以及工程有效性,表明该系统可显著提高散货船强度分析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5.
祁亮  周瑞平  崔金环 《造船技术》2011,(4):35-38,45
分析船舶轴系中间轴承作用特点,以某68m多用途船的轴系为研究对象,基于Riccati传递矩阵计算方法,建立轴系各元件的数学模型,针对中间轴承不同布置、不同支承刚度以及取消中间轴承的回旋振动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不同情况下系统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间轴承纵向布置影响系统的固有频率;中间轴承支承刚度对系统固有特性影响较小;通过计算来合理安排中间轴承,取消部分中间轴承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可为船舶推进轴系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6.
Plasma sprayed coatings are built up by the accumulation of splats formed by the impacting, spreading and solidifying of molten droplets on the substrate.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model including heat transfer and solidification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a single splat using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ftware, FLUENT. The fluid flow and energy equations are discretized and solved according to typical finite volume method on an unstructured grid. A volume of fluid (VOF) track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track the droplet flow with free surfa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plat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process of splat formation caused by impacting and spreading of a molten nickel droplet on a polished mild steel surface is simulated. On this basis, the simulations of impact of a molten droplet on substrate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surface morphology, thermal conductivity, initial temperature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e effect of those parameters on the shape of the final splat and splash behaviors.  相似文献   
67.
以H型钢-RC阶梯桩模型试验为背景,进行了2根H型钢-RC阶梯桩(HS-RC-0.25、HS-RC-0.50)及1根H型钢桩(HS)的低周往复荷载拟静力试验;在桩顶施加水平位移荷载,埋设应变片与土压力计,采用特殊设计的桩身水平变位测试方法,得到了H型钢-RC阶梯桩桩身破坏特点、沿桩深方向的桩身水平位移与应变、骨架曲线和滞回性能曲线;利用OpenSEES对比分析了桩顶自由与固定条件下阶梯桩桩顶水平变位能力,得到了阶梯桩水平承载力折减系数与转化系数,对比了利用折减系数得到的模型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试验结果表明:H型钢桩的桩顶弹性变形为2~25 mm,其水平变形能力强,承载能力好,加载全过程滞回环饱满,耗能效果好;刚度比对阶梯桩的破坏模式无显著影响,阶梯桩的上段钢桩均无明显的屈曲破坏,变截面处混凝土严重剥落且破坏位置相同;随刚度比增大,阶梯桩-土体系屈服位移及屈服荷载均提高,HS-RC-0.25较HS-RC-0.50桩顶屈服位移减小了29.15%,桩身应变突变减小;阶梯桩的滞回环在加载初期因为滑移表现为捏拢状,而在加载后期过渡为饱满的梭形,耗能效果良好,HS-RC-0.50加载全过程的耗能比HS-RC-0.25多25.4%,具有较好的水平变形能力;对比试验值,HS-RC-0.25的计算误差为-9.68%,HS-RC-0.50的计算误差为-2.47%。可见,HS-RC阶梯桩能满足整体桥桩基的水平变形需求,利用折减系数能较好地计算阶梯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相似文献   
68.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前板桩后低桩承台结构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在实际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前板桩后低桩承台结构复杂,原有规范不完全适用。结合实际工程,考虑钢板桩变位不能完全复位、低桩承台卸荷等因素,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码头结构主要构件的内力,从桩基与承台连接方式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结构的影响,从而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9.
论述数控车轮车床系统数据恢复不及时准确、轮径及轮缘踏面的几何精度超差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并在文践中总结出“点线移动法”,对轮缘踏面几何精度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在恶劣天气对行人检测的速度和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 V4的红外热成像行人检测方法.通过迁移学习对YOLO V4模型进行再训练,可快速而准确地实现恶劣道路环境的行人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