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苏通大桥船舶通航标准论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船舶在各种风、流环境条件下,上、下行所需通航宽度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论证桥梁净宽尺度的合理性,从而为过江桥梁的桥墩优化及轴线布置、确定桥梁通航净宽、分析桥梁的通航能力、分析计算桥墩防撞能力、及建桥后桥区水域的航路规划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对B/S结构模式的产生、构成及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在其与C/S模式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用B/S模式理论来构建船员远程培训系统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63.
港口装运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计算机模拟及其在港口装运系统中的应用.针对港口作业的随机性、动态性的特点,分析并建立了港口装运系统的模拟模型,从而将传统的港口装运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对不同的设备配置如仓库数、车辆数、泊位数进行了模拟试验,得出相对应的一些系统特征值,如仓库空闲时间、码头空闲时间、运货车次、运货量、仓库利用率、码头利用率、起重车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增程器控制策略,包括定点发电控制策略和功率跟随控制策略,重点聚焦于功率跟随策略下的发电优化方法、定点发电策略下的噪声-振动-声振粗糙粗(NVH)优化及能量回馈时的发电功率优化。通过类施密特滤波和延迟响应方法,开发了基于车速的功率限制功能,对基于荷电状态(SOC)的功率限制系数进行了修正,由此缓解了功率跟随控制策略下发动机负荷变化频繁的状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增程器控制策略后,整车 NVH 性能表现良好,燃油消耗量有了明显改善,排放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5.
神经网络在混凝土强度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 《中外公路》2004,24(4):159-161
该文应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神经网络知识,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方法。并提出用MATLAB自带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来实现BP神经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66.
为探究窖水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16S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水窖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γ-变形菌纲、芽孢杆菌纲、β-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等为水窖沉积物中的优势菌;细菌群落的分布符合生态学中描述群落结构的、经典的物种多度分布模式,且与水窖沉积物不同环境因子间有着显著的正、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7.
以ITTC操纵性技术委员会组织的船舶操纵性比较研究中推荐的KVLCC2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不可压缩黏性流体的RANS方程,对该船模的斜航运动的黏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作用在该船模下不同漂角下的纵向水动力、横向水动力和艏摇力矩,分析了船体表面的压力系数分布和船体周围漩涡流场分布,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吻合较好,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求得船舶操纵水动力导数,通过对结果分析可得,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求解船体斜航运动可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68.
利用最大Liapunov函数的方法研究时变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了线性和非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零解为一致稳定的若干代数条件,改进了已有文献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69.
车轮失圆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高速列车,对列车乘坐舒适性和运行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从2011年至2020年,测试了12条高铁线路中9种型号高速动车组的车轮不圆度,包括200、250、300、350 km/h 4种运营速度,共3.05万个车轮;对车轮不圆度测试数据进行特征分析,掌握我国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发展规律;分析影响车轮多边形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车辆轴距、轨道结构和研磨子修形.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车轮存在10~30阶多边形磨耗,多边形波长为90~288 mm,且在100~178 mm波长范围的多边形磨耗最为严重;车辆轴距、扣件类型和环境温度与车轮多边形磨耗形成密切相关,通过改善研磨子和车轮踏面匹配关系,保证踏面横向和圆周处于良好的磨耗状态,使高阶车轮多边形粗糙度水平最大下降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