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2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31.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堤变形的数值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路堤变形将直接影响路堤的稳定和行车安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温度场是路堤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首先,建立多年冻土区路堤变形的数值模型;然后,在实际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某试验段路堤的变形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路堤变形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最后,通过模型对路堤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2.
研发基于激光测量、先进传感和无线网络等技术的路基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表面沉降激光自动测量、路基分层沉降与横向位移同时自动测量、路基横向剖面沉降自动测量和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4个子系统。表面沉降自动测量采用激光测量和自动标定技术实现;路基分层沉降与横向位移同时自动测量采用霍尔传感器、激光测距和倾角传感器实现;路基横向剖面沉降自动测量采用主、从电机带动倾角传感器实现。监测系统经实验室验证及工程化设计,在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现场实验,实现了对路基整体沉降、局部沉降、截面内不同层沉降的长期、全面、远程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33.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大型非污染型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其评价体系研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本文就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火车站区生态影响,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视觉美学和相容性4个评价准则展开讨论,依据不同评价主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服务功能和社会特性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火车站区3个敏感地带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以新建铁路白河至和龙段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为例,对指标体系应用及综合评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4.
朔黄重载铁路路桥过渡段路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朔黄铁路第170号桥(K361 904)处路桥过渡段路基的检测,分析了过渡段一定范围内路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特征,得出路桥过渡段路基加强的重点,并对压实控制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5.
砂井地基路基沉降等效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砂井打穿地基的三维固结进行一维等效换算,推导砂井地基沉降的等效参数计算方法,同时对路基的侧向位移模型作了探讨,推导路基粘弹性二维沉降的等效参数方法,运用简化双曲线模型分析路基的分级加载情况,用文中方法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6.
季冻区公路路基低液限黏土法向冻胀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零位移平衡法的法向冻胀力试验,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低液限黏土在冻结过程中产生的法向冻胀力与土体的温度、含水量、干密度、冻胀率等因素的关系,建立了法向冻胀力与冻胀率的线性回归方程,提出可以使用冻胀率对低液限黏土的法向冻胀力进行分级,并给出了适合路基填料的低液限黏土法向冻胀力分级标准;然后,通过加荷固结稳定后的冻胀试验,分析了上覆荷载对冻胀的影响;最后,将低液限黏土的法向冻胀力的分级标准与现有规范对比,得出各冻胀性类别的法向冻胀力界限值基本相同.结果表明:冻胀与法向冻胀力的产生是相铺相成的,施加微小的荷载,冻胀率就显著下降,同时,若允许有微小的变形时,法向冻胀力也就立刻松弛下来;然而无论预施荷栽还是控制零位移时施加荷载并不影响冻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7.
我国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已经开展了多年,其中施工期水力侵蚀加速系数法已在现有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中使用.本文对铁路工程环评中的加速侵蚀系数法进行阐述,采用USLE模型参数进一步分析、重点探讨铁路建设施工期各参数的取值和计算.根据工程特点,得出平原和丘陵地形、不同路基填料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加速因子参考表.  相似文献   
38.
路基沉降的灰色理论预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灰色理论,对铁路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进行预测,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以相同观测时段的GM(1,1)模型为原型,考虑荷载变化,针对地基土体均匀的情况,提出了GM(1,1)修正模型,通过具体实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用修正模型预估下一级加载后的沉降,选取适当的沉降变化比进行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于6%,方法简单可靠,对类似高填方路基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深埋隧道岩溶突水灾害的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目的:明确岩溶山区深埋隧道施工突水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给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提供技术基础。研究方法: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宜万铁路岩溶地区的隧道工程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了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揭露的深部岩溶地质特征,岩溶洞穴、管道的形成与地层岩性、岩层构造、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特征等岩性构造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岩溶地貌和地下水条件与隧道突水灾害的关系。研究结论: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工程位置与岩性分异界面、岩层接触界面、褶皱核部转折端、断层等地质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部位是大型岩溶洞穴可能出现的位置,因此隧道线路上这些地质位置也是岩溶突水灾害形成的可能部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山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岩溶灾害危险地段的判定原则。  相似文献   
40.
路基沉降的泊松模型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路基沉降的特点 ,即初始沉降的存在 ,使曲线不通过原点 ,而泊松曲线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特点。建立路基沉降的泊松曲线预测模型 ,通过实例验证 ,证实该方法的合理性 ,并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