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1 毫秒
61.
重庆渝澳大桥主引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渝澳大桥主引桥为8孔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径组合为2×35+2×34+24.5+2×25+24.915 m,采用了大悬臂低箱梁、双向预应力以及大吨位预应力逐跨施工逐跨张拉工艺,使得结构轻颖、施工迅速、造价低廉.着重介绍渝澳大桥主引桥的设计特点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通过测试试验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路涵过渡段时的路基面动应力,分析研究行车速度、行驶方向等各种因素对路涵过渡段路基面动应力幅值变化的影响以及动应力沿线路纵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列车行驶速度对路基动应力值影响很大,采用正梯形的过渡段结构型式,以及过渡段长度的设置基本能满足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3.
列车通过路桥过渡段时的动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建立了列车与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模型,确定了一套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的评价指标,分析了由基础沉降差引起的钢轨初始变形以及行车方向、行车速度对轮轨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确定路桥过渡段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重庆渝澳大桥是重庆市与澳门合作新建的一座跨越嘉陵江的大桥,笔者结合该桥的建设,就城市桥梁设计的特色和思考的问题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65.
根据遂渝铁路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陡坡路基高填方衡重式路肩挡土墙上墙背的动静土压力测试数据,分析在CRH2型动车组和重载货物列车的不同运行速度下,上墙背动土压力的响应及其与静土压力的相互关系,并对挡土墙上墙背动静土压力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挡土墙主要承受静土压力。  相似文献   
66.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轨道折角限值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其昌  蔡成标  罗强 《铁道学报》1998,20(3):109-113
借助翟婉明教授确立的理论与方法,全面分析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车辆与轨道及路基的相互作用特性,并通过对其动力学性能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给出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轨道折角的容许限值。  相似文献   
67.
机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六轴机车为例,建立了机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仿真软件,通过与实车线路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及其仿真软件是正确可靠的,可以用于分析研究机车与轨道的动态相互作用问题,进行机车动力学综合性能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68.
高速铁路接触网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法国、德国及日本高速铁路受电弓和接触网结构。建立了各类接触网的欧拉梁-集中质量模型及受电弓的框架模型,开发了其数值模拟软件。应用此软件分析了简单链形悬挂、弹性链形悬挂以及双链形悬挂的振动特性,并进行了相互间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9.
无碴轨道结构将松散的道碴换成了刚度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使得无碴轨道结构对路基的变形和刚度极其敏感,因此路基面的支承刚度是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根据无碴轨道结构特点及路基动应力的衰减特性,对无碴轨道路基支承刚度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初探,对路基支承刚度合理加载面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变形限值与合理长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车辆-轨道-路基大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务学理论,对高速列车通过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桥间轨道基础刚度的变化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影响甚微,由路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面弯折变形对行车的影响则非常剧烈。在此基础上,对过渡段的变形限值与过渡长度的确定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