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38篇
综合类   90篇
水路运输   73篇
铁路运输   146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张宁  刘锐 《铁道学报》2020,(5):66-71
对于动车组转向架装配线,电机传动系统是其关键部分,由于其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数据具有无标签性,采用K-Means聚类等无监督式学习算法是解决这类系统健康状态评估的常用方法。针对传统K-Means算法受噪声及孤立点影响较大的缺陷,提出基于局部异常因子算法的优化方法,有效地去除数据噪声点的影响;针对中心点选取过于随机性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样本密度的初始中心点选取方法,并且中心点更新是选取距簇中其他样本点方差最小的点,从而改善了聚类效果;利用实际电机传动系统的运行数据对优化的K-Means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有效提高了聚类质量,很好解决了实际应用环境下的电机传动系统健康状态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72.
针对当前网络化进程中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升级改造带来的功能分配、子系统分布重定位等问题,指出功能软件灵活部署的关键在于可方便地获取支撑软件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提出AFC系统可配置数据/服务交换平台的概念。通过对AFC系统数据传输需求的分析,确定可配置数据/服务交换平台所需具备的功能,并基于此对平台的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并将该平台应用于南京地铁AFC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73.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基本架构及其体系的演变,认为架构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到AFC系统自身的发展,甚至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能否顺利实现多线路网络化高效运营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目前常用的AFC系统层标准架构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运营模式、管理体系、新技术引入、线路接入等因素,详细分析基于合并线路中心与清分中心、多线路中心、区域中心以及设备嵌入层的多种AFC系统架构体系,指出不同城市可以根据其自身特点与未来规划灵活设置AFC系统架构方案,为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与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4.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大背景下,设备智能运维需求愈加迫切。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城市轨道交 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云边协同技术,将云中心的部分功能下沉至边缘侧,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 技术的各自优点,实现对终端数据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该系统集设备监测平台、设备健康管理平台、设备智 能分析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专家系统为一体,具备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设备健康度评估、故障智能诊断、故障 预测、智能分析、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维效率,保障轨道交通线网的安全运 营,对提升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5.
精准的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预测精准度,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周期性、非平稳性及时序性等特点,提出一种组合 模型预测方法,即 VMD-GRU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由变分模态分解和门控循环单元组合而成。变分模态分解的 作用是分解短时客流,降低数据中的噪声,减少数据波动;门控循环单元的作用是基于分解的短时客流,进行 客流预测。经南京地铁的数据验证,该模型在地铁短时客流预测方面效果良好。与 GRU 相比,VMD-GRU 在 15、30 和 60 min 的时间粒度下,预测准确度分别提升 7.57%,16.93%,18.47%。该模型可为地铁运营管理部 门对车站客流管理、日常行车计划制定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而提升线网总体运营效率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6.
合理设置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设备系统,不仅能提高换乘站的运营管理水平,而且能有效避免设备系统重复投资。介绍了换乘站设备系统资源共享的内容;对换乘站换乘类型、运营管理模式及建设时序等影响资源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种换乘站设备系统资源共享总体方案,并从可靠性、经济性、运营管理方便性等方面对相关系统的各具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醒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由BPR函数拓展而得到的轨道交通站厅内行人流条件下的路阻函数形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地铁新街口站自动扶梯和人行楼梯上的行人流进行实地调查,用实测数据拟合确定了南京城市轨道交通行人通道的路阻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由实测数据标定得到的路阻函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以为轨道交通车站内设施布设等...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票务收入,减少政府部门对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补贴性支出,介绍了国外城市轨道交通中常用的收入成本比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并将该指标规划为轨道交通票价调整周期与运营状况判别的依据.从灵活的票务政策、优良的服务水平和优化的运营成本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提高收入成本比,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益.收入成本比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9.
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吸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骨干作用,说明客流通常是保证轨道交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在分析轨道交通客流重要性的基础上,从票务政策、服务水平、运营管理、站点接驳和多元开发5个方面,阐述影响轨道交通客流的主要因素.从以上5个方面着手,制订轨道交通不同运营阶段吸引客流的对策,为运营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轨道交通充分发挥社会效益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0.
步行环境对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范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轨道交通站点对步行出行者的吸引范围,分析影响步行出行者的各种主要道路步行环境和设施,如步行服务水平、路网形式、过街设施等.将定性因素均转化为可测量的变量,并运用经济学中的Logit方法建立模型,定出模型特性变量,确定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接驳范围.将调查结果与传统的接驳范围进行比较,发现步行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站点对步行客流的吸引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