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8篇
  免费   286篇
公路运输   1052篇
综合类   1053篇
水路运输   953篇
铁路运输   464篇
综合运输   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恒定电流周围产生的磁场会对生活在传输线附近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传输线形式的不同,电流大小的不同,磁场的分布及大小也不尽相同。文章针对三种不同形式的传输线,无限长直导线、无限长双导线和螺旋线分别计算了其磁场分布,就其分布规律做了比对研究。以期对传输线的设计、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92.
水下航行体(UUV)外形设计的优劣对UUV的最终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传统的设计方法是通过反复的选型-计算-修改来实现的,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由于选型范围有限,常导致得不到最优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UUV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并通过自编程序实现了在SolidWorks中的参数化建模。利用iSIGHT优化设计平台强大的过程集成能力和各种寻求最优参数的技术,实现了iSIGHT集成并驱动SolidWorks,Gridgen,CFX等软件并寻求最优参数的设计流程。并针对某UUV,以最小阻力为目标,利用NLPQL优化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本设计平台达到了实现UUV参数化设计并优化的目的,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93.
双层圆柱壳典型基座振动波传递特性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波动分析法,根据不均质结构中的阻抗特性和波型转换,分析振动噪声在典型双层壳结构中的传递特性。以此为切入点,采用有限元/边界元(FEM/BEM)耦合法分析人为构造的传递损失基座的减振降噪性能。通过对组合板振动波的传递特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定常结构发生突变时,结构阻抗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导致结构之间的阻抗失配,从而使得振动波在突变截面处发生反射和透射,降低振动波的传递效率,阻隔振动波能量向下游结构传递。然后,据此理论设计了传递损失基座,并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验证了传递损失基座的减振降噪性能。  相似文献   
994.
为保障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提高行人过街效率,设计了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系统.该系统分别采用视频和感应线圈实现对过街行人和路段车辆的自动检测,并据此设计行人过街感应信号控制方案,辅以“减速带式”人行横道、路段行人过街通道灯和智能人行道护栏3种过街辅助设施,实现时空上的人车分离.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合理评估无筋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基于已进行的软土地基上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破坏机理研究,提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整体稳定性简化分析方法,结合3个典型算例,与基于桩身抗剪强度的传统复合地基稳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传统的复合地基稳定计算方法,采用桩身抗剪强度将显著高估路堤稳定性,桩身等效抗剪强度法可更好地反映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采用等效荷载法、等效砂桩法和等效抗剪强度法计算得到的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很接近;采用英国BS 8006规范方法、等效荷载法、摩擦接触法计算得到的路堤稳定安全系数显著依赖于桩土应力比。建议对无筋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采用多种简化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保证设计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996.
为解决现有信号控制方法对多态交通流交叉口适应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在交叉口设置多功能进口车道和车辆检测器、车道控制器等硬件设施,进行了短时交通流预测基础上的多态交通流条件下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研究。根据交通量预测数据,建立信号控制延误估计模型,以交叉口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选取多功能车道流向,根据每相位最大排队长度逐步优化绿灯时长并实施信号控制。短时交通预测以小波分析为基础,采用RBF神经网络及Markov链分别预测交通流的稳态与随机部分。使用VISSIM软件对设置多功能车道的交叉口多态流信号控制方法进行了交通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行车延误,提高交叉口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97.
针对隧道路面噪音大、抗滑性能差、发生火灾时易引起沥青产生浓烟等缺陷,设计了抗滑降噪型沥青混合料,采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结构降低隧道路面噪音、提高抗滑性能,并采用阻燃剂降低隧道火灾危险性。对抗滑降噪型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性能、抗剪性能、水稳定性能、渗水性能、抗滑性能等综合性能与空隙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确定合理空隙率,并铺筑试验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抗滑降噪型隧道沥青路面比普通隧道沥青路面噪音降低约6dB,抗滑性能提高20%;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宜控制在19%,施工现场路面空隙率宜控制在16%~21%。在隧道中采用该混合料可有效提高隧道路面的使用性能,改善隧道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998.
交通拥挤识别实质上是一种不平衡分类问题,通过解决不平衡分类问题,在数据层面对原始数据集进行重采样,并采用不同的采样倍率进行向上和向下采样,降低数据集类间不平衡程度,从而提高拥挤类识别精度.选取南京市虎踞路(主干道)某一路段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获得7:30-9:00交通流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vissim软件仿真得到更多数据.借助weka软件平台运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分类试验,并对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采样方法在对总体识别率影响较小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拥挤类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999.
软土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软土硬壳层的破坏形式,为硬壳层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道S204线南茅公路为依托工程,在现场工程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承载试验及数值模拟,对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模式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现场承载板试验发现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是典型的刺入式冲剪破坏,通过数值模拟总结出不同填土高度和不同硬壳层厚度时,地基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局部剪切破坏和整体剪切破坏2种类型,给出了不同工况时路堤的临界高度,结合公路工程特性认为对路基进行稳定计算时,应主要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性,不考虑路基的局部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工程实践,介绍了高墩箱梁悬臂浇筑0号块施工采用的一种较新颖的三角托架,从结构形式、与传统托架比较、结构计算、构造要点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