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06篇
综合类   55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高架快速路车道宽度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架快速路在设计速度、车辆组成和服务功能等方面都与高速公路和一般的城市道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车道宽度的设置也应有别于其他的道路。通过分析在上海高架路上采集的大量实测数据,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速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得到了不同车道宽度对应的通行能力值。在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和不降低通行能力的前提下,推荐出高架快速路的最小车道宽度值,以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动态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北京市道路交通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国外多种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计算方法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以SIGNAL94为基本模型,针对北京市交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北京市交通特性和动态计算的排队长度优化模型.运用时间平滑处理方法减小了交通系统随机性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经过实际数据的验证在通常的交通条件下,优化模型的相对误差保持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停车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讨论了停车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实测数据验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停车延误和控制延误之间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的车辆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以往高速分路中车辆分类以轴距为标准,造成车型偏多,分类重收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提出以车辆运行特性为首要分类标准,结合考虑车辆结构特征和轴距出现频率的分类方法,将高速公路中运行的车辆分为微型车,小客车,大中型车和不定型车四种;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仿真的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刘力力  胡宾  翁剑成  荣建 《公路》2012,(7):183-188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在总体上制约着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随着电子收费系统(ET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量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并存的混合收费站随之出现,合理地确定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是收费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中人工收费和ETC收费的交通流特性,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参数并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获得了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在不同比例的情况下收费站的综合通行能力,并给出了收费站通行能力最优时,ETC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最佳比例。此外,研究还进行了收费站综合服务能力仿真研究,给出了在输入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ETC交通量分别占10%、30%、50%的情况下收费站的服务能力。研究为混合收费站的合理通行能力确定,以及ETC车道开设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客流管控措施是缓解轨道站点客流过载的重 要途径,既有措施多基于经验判断,实施效果不佳。基 于此,对北京市轨道站点超大客流管控措施应用的现 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行人交通特性的研究成果,提 出针对轨道交通站点的超大客流管控线性规划模型, 并以四惠东站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够在确定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能力的前提下, 得到各入口限流值,为客流管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同 时辅助实现轨道交通线网运力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7.
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及其在山区双车道公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头时距是交通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交通流的重要特性之一.国内外对车头时距的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观测,并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车头时距的分布模型.本文对各种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在交通流理论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讨论了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然后,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实测的车头时距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出了在小交通流量(小于500veh/h)时车头时距符合移位负指数分布;阻车时产生的交通流量(大于600veh/h)时车头时距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该结果能为进一步研究山区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XML是一种进行计算机信息编码的方式,通过该方式编码的数据由另外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以后,能够理解其内容并且对内客做出回应,这与大部分已有的计算机编码标准不同,XML的编码规则没有一套统一的规定,这样就方便了XML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工业大学承担的“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奥运交通规划”系统地总结了以往大型体育活动的经验教训,为北京市制定了奥运交通战略规划、奥运交通规划、奥运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系统地提出了奥运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奥运交通需求弹性预测方法及仿真评价方法。本文扼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的问题,引入"四阶段法"中的出行分布预测原理,将枢纽处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影响范围近似看作出行分布预测中的交通小区,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量相应地看作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量。将重力先验概率式的最大熵模型应用于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之中,构建换乘量分布预测的最大熵模型,并以枢纽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现状OD换乘量分布为基础,进行模型参数的标定和最大熵模型的求解,隐含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描述换乘者的交通行为。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东直门客运交通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之中,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进行枢纽的功能布局及换乘组织等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