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06篇
综合类   55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山区道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型车引发了严重交通事故。作者为解决大型车在下坡道路处存在的潜在危险性。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资料,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总结了有关避险车道的设计方法.设置位置、考虑因素及注意事项.并展望了避险车道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荣建 《城市交通》2011,9(3):F0002-F0002,I0001
随着《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0]42号)的发布,城市交通拥堵再次成为公众热议话题。环顾当前,伴随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也不断扩张,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53.
合理划分站点吸引范围,是开展轨道站点客流预测、接驳措施布设等研究的基础.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当地路网特性,同时在解决吸引范围重合问题、潜在吸引范围划分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轨道交通出行特性调查,结合北京市方格型路网特性分析,提出了站点合理吸引范围划分方法;通过引入泰森多边形,解决了合理吸引范围重合问题,提出了站点潜在吸引范围划分方法.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划分北京市现有轨道站点的吸引范围,并结合不同站点的吸引范围特性提出接驳措施布设建议.研究成果能够为轨道站点影响区用地分析、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站点接驳措施布设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运营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4.
桥形标设计应用缺乏规范性,复杂桥形标影响驾驶人认读,进而影响通行效率及交通安全. 为明确桥形标复杂度对驾驶人认知加工的影响规律,借助Oddball范式针对不同复杂度桥形标开展脑电认知实验;综合考虑驾驶人的认读行为及脑电特性,提取认读时间、目的地寻找正确比例、脑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中早期注意电位N100及认知电位P300 4个主要分析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桥形标复杂度对驾驶人认知过程及脑电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桥形标复杂度的增加,驾驶人认读时间增长,目的地寻找正确比例降低;同时,诱发N100平均振幅、峰值更多地呈现负向偏移,P300平均振幅正向偏移增大,即驾驶人早期注意分配增加,早期注意时间滞后,认知难度增加;靶刺激与标准刺激的相对差异性越大,P300潜伏期越短,越容易与标准刺激低等复杂度桥形标辨别.   相似文献   
55.
王益  荣建  陈家源  汤婧  罗薇 《公路》2022,(4):331-339
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车辆安全、畅通、高效、快捷行驶的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多集中于损坏性审查,较少关注其合规性,未能形成系统全面的评价方法体系。因此,基于实际工程养护需求,总结众多评价方法优缺点,建立基于场景化的交通安全设施评价体系,实现设施综合评定以及标志、标线、护栏分项评定。通过对北京G109路段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为交通安全设施养护与评比工作全面推进,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6.
路网容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是对路网容量问题的综述性研究,在对现有路网容量理论和模型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路网容量概念,确定影响路网容量的关键因素。为建立准确而实用的路网容量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7.
微观交通仿真中的参数标定是科学应用仿真技术的前提.为了减少参数标定的维度,提高仿真手段工程应用效率,将微观仿真参数分为基础参数和模型参数2个部分,并设计道路工程试验方案,对部分基础参数进行工程实测研究,构建实际运动场景下车辆运行加速度取值特征及加速度-速度的关系探究.根据车辆运行过程,将车辆加速过程分为车辆起步、提速、稳定3个阶段,并依据道路实测数据,应用数据包络的方法确定加速度与速度的函数关系及取值范围.在车辆起步阶段(0~7.2 km/h),需要较大动力完成起步动作,速度低加速度高,加速度-速度斜率k=0.1832;车辆提速阶段(7.2~35.4 km/h),需要确定周边运行环境处于安全状态,加速度有一定程度减少然后逐渐上升,加速度-速度关系整体斜率k=0.0259;车辆稳定阶段(35.4 km/h以上),速度相对稳定,加速度-速度斜率约等于0.由此确定了基础参数中加速度的阈值范围,对仿真软件中默认加速度-速度关系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8.
互通立交桥是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行能力直接影响到快速路主线的服务水平以及快速路疏散、分流城市交通的能力。现阶段,由于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交通环境的限制,不能获得立交桥区大量的实测数据,使得应用观测数据研究立交桥区通行能力具有一定的困难。应用仿真软件——VISSIM,以天津快速路卫昆互通立交为研究对象,在仿真模型标定和验证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设计,得到了立交桥区各部分及整体的通行能力值,为互通立交桥的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IST在奥运交通紧急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奥运期间紧急事件的类型、特点以及紧急事件管理的必要性。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方法,从组织机构、道路.车辆、人员、信息发布、心理恢复的角度研究了建立奥运交通紧急事件管理系统的基础条件。制订了交通阻塞、严重交通事故、奥运车辆故障和奥运场馆火灾或爆炸等四类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及其流程。  相似文献   
60.
以北京市交通流固定检测器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正常天气条件和降雪条件下北京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的差异,定量描述了降雪对北京市快速路流量和平均运行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雪条件下,快速路流量约下降约39%,速度降低10~20km/h,来车时距普遍增加2~4s,饱和流率下降约25%。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北京市不同降雪强度下快速路的流量和当量流量水平下平均速度的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