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3篇
  免费   177篇
公路运输   987篇
综合类   989篇
水路运输   953篇
铁路运输   633篇
综合运输   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黄彬 《水运工程》2006,(6):77-80
通过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0#、11#泊位煤堆场高能量强夯加固地基试验分析,证明高能量强夯法用于沿海厚填石(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工艺简单、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3.
陈彬  易孟林 《中国造船》2007,48(2):20-24
船舶操纵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定值反馈控制方式的操纵性能不能令人满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反馈调节系统,它可在线自动调整系统的反馈系数。仿真结果表明它在船舶操纵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鲁棒性和跟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船舶的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24.
倪彬  唐永男 《水运工程》2007,(1):84-86,94
以某工程含淤泥新杂填土地基强夯法处理为例,通过对工程地质资料和试夯施工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强夯参数和施工工艺对地基进行了有效的加固处理,并根据PLT和SPT试验对强夯后地基的质量检测结果对强夯法处理新杂填土地基的效果和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强夯施工后各土层的承载力均比施工前提高了2-3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5.
朔黄线复线自动闭塞开通运营后,在大机养路作业、钢轨放散施工中,一般需封闭一条线路,将出现列车逆向运行。由于朔黄线没有逆向自动闭塞设备,这时只能按站间闭塞办理,影响区间通过能力。如果在相邻两站间增设1架逆向通过信号机,将提高区间1倍的通过能力。经过反复的研究、探讨和试验,确定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122"接报警系统信息(交通拥堵报警与交通事故报警信息)、交通流量监测信息、动态岗位勤务数据信息、数字电台单兵定位信息等多类警情和警力信息进行集成,经自动统计分析后,利用GIS电子地图直观展示交通警情高发点段,建立以"警力线、警情线、指挥线"和"警情热点信息图"为基础的勤务指挥调度平台,为依据警情指挥调动路面警力实时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全面实现警力与警情的同步浮动和匹配。  相似文献   
27.
武汉地铁连续同台换乘站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比常见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方案,车站同台换乘模式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受到设计者和广大乘客的喜爱,但该换乘模式无法解决反向换乘不便的问题。为满足乘客通过同站台完成各个分向换乘的需求,武汉地铁2、4号线采用了连续同站台换乘的新型模式。从武汉地铁2、4号线换乘站的设计思路出发,通过分析2014年度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流数据,结合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方案,对这种新型换乘设计思路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与评价,以期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自密实混凝土在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岔区CRTSII型板式无砟道岔中大量应用,为验证配合比、灌注工艺和效果,以京沪高速铁路沧州西站施工实例,采取工艺性揭板试验仿真模拟方法,达到进一步修正工艺参数,保证正式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后续工程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9.
新型铣磨车磨粉收集装置可及时、高效地输送磨盘打磨钢轨产生的磨粉,有效防止磨粉在管道中堆积。磨粉收集装置的核心是风机和风管。本文具体阐述了风机和风管的参数设计过程,并分析了各参数的相互影响,提出了收集装置设计中三个难点的解决方法:①整个装置中磨粉的高压输送,通过合理的风机和风管参数解决;②在管道中,高温磨粉通过高速空气输送被风冷;③黏着主要由潮湿和静电所致,磨加工产生的高温使潮湿的磨粉干燥,静电则通过加装除静电的导线解决。  相似文献   
30.
根据高速铁路山区架梁需求,研制开发了TTSJ900型隧道内外通用架桥机.本架桥机可在隧道内、外和隧道进、出口任何桥址上架梁,并能做到随行随架而无需对机械结构等部位作任何拆卸调整,非常新颖先进,安全方便,尚属国内外首创机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