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17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人为本”是评价服务水平的根本。分析了铁路运输服务质量概念的内涵,从服务质量角度提出了评价运输生产设备能力的方法,建立在考虑服务质量水平下区段与车站能力的确定方法及具体评价参数模型。根据铁路区段、车站运输设备运用的特点,提出了确定设备运用服务水平的横向裕量和纵向裕量概念,论述了从负荷、延误、晚点恢复能力三个方面来评价区段、车站服务水平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按4个级别来确定铁路运输服务水平的具体方法。以株洲北编组站为案例,分析了如何提高铁路设备能力利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2.
为研究智能手机所采集到的位置数据在识别用户出行方式领域的应用,首先,比选出速度、速度的百分位数、轨迹点数量占比、出行距离、停止率这5 个适用于移动终端定位数据区分出行方式的特征变量,并对各特征变量的判别阈值进行了定义。然后,针对基站分布导致的数据偏差和位置信息漂移等问题,采用扇形定位结合地图匹配技术对数据进行了修正,进而在对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分割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终端用户出行链的获取方法。接着,建立C4.5 决策树模型,以此判别移动终端用户的出行方式。最后,基于在某地区采集的7 000 部移动终端的位置数据(包含:终端编号、定位时刻、经度、纬度) 来对用户的出行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时准确率较高,达到了90%以上;在进一步区分中,如区分步行与自行车以及公交车和小汽车的出行上准确率相对较低,但也达到了80%以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3.
高速铁路夜间开行的动卧列车会与综合维修天窗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冲突。协调行车和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占用,能够优化铁路运力资源配置,提升列车服务质量和天窗作业效率。对动卧列车等线开行模式与分段矩形天窗的配合进行研究。考虑到车站夜间例行安排的维修施工,将天窗单元分类为“车站天窗”与“区间天窗”,二者组合构成维修调度命令中的天窗分段。采用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动卧开行日列车运行图和维修天窗协调优化模型,最小化相邻天窗错位时间和列车总旅行时间,以减少天窗分段数量,更利于调度命令传达,作业灵活且安全地实施,同时保证动卧列车开行质量。运用图着色问题推论添加车站到发线能力约束以满足列车可用到发线数量的限制。代入京广高铁动卧列车案例,使用Gurobi实现求解。综合优化的运行图上,车站天窗和区间天窗构成11个天窗分段,比实际少13个,各维修工区管辖区段内的天窗计划更加简化;7对动卧列车的车站到发、区间运行均不与车站天窗、区间天窗冲突;列车的总旅行时间减少了173 min,列车停站次数由82次减少到66次。多组案例讨论了车站天窗、天窗错位、到发线数量等因素对列车等线位置和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铁动卧列...  相似文献   
184.
为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供暖系统的健康运行,本文结合供暖系统的构成和运行特征,设计了一种用于评估服务区供暖系统运行健康状态的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双层机器学习模型,并将系统运行健康状态分为健康、亚健康、故障和异常四个等级。首先,分析电压、电流、水温、机组运行状态、蓄热泵、循环泵和泵运行状态7个子系统的运行特征,使用随机函数和欠采样处理构建特征向量集。其次,采用XGBoost构建下层各子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并输出各子系统的健康状态。然后,融合各子系统健康状态的评估结果,输入至上层SVM系统评估模型,得到整个?供?暖系统的健康状态。最后,将实验与决策树、AdaBoost和XGBoost等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XGBoost+SVM双层机器学习模型相较对比模型而言,不仅判断精度更高,同时还可评估整个供暖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85.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能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使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系统走向有序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以北京市海淀区大西山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为例,阐述该规划方案的特点,并提出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的新方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条件下,为产业化提供条件,并体现人文特征,进而得出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应以可持续性发展为主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6.
城市中心的环形交叉口,由于受行人的巨大影响,经常成为城市交通的瓶颈。从减小行人对环形交叉口的影响出发,以承德市火神庙交叉口为实例,设计两种改造方案,以增加交叉口通行能力,并通过对比两种方案,确定最佳改建方案,可供类似改造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7.
将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作为比较对象进行量化,设定安全性、经济性、时间性、舒适方便性作为整体交通情况的评价指标,通过调查对这2种交通方式各种指标实际统计计算所得数据作为进一步综合量化评价的初始决策矩阵,采用信息熵理论量化方法,实例论证得到2种交通方式的综合评价值接近,即京津城际动车组对高速公路的运营构不成冲击。  相似文献   
188.
区域高速公路规模是形成交通供给能力的基础,高速公路合理规模的确定是调节区域高速公路交通供需平衡的基本方法. 从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角度出发,结合高速公路的技术经济特性,探讨了其网络效应与规模经济效益、边际效益递减和效益的时滞性等特点;按照“量需而行”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的思路,采取双层规划方法,考虑区域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成本效益最大化、交通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以及投资等建设的约束条件,建立了预测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中部地区某省为例,对其2020年高速公路网的合理规模进行了分析预测,对模型与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9.
乘客平均候车时间建模在公交网络协调优化研究、公共交通效益分析等诸多研究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将轨道换乘常规公交的客流分为固定客流和随机客流,并进行客流到站时间分布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固定客流到站时间的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效果最好,而随机客流到站时间的伽马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客流分类的换乘客流晚高峰平均候车时间模型;最后,对北京市13号线龙泽站519路公交线路进行了模型应用,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 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地估计晚高峰换乘乘客的平均候车时间,相对误差在2.05%以内.  相似文献   
190.
在进行公共交通换乘行为变化敏感度分析以及公交票价的制定过程中,均需将出行时间和费用联系起来考虑,出行时间价值是联系出行时间和费用的纽带.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的Multinomial Logit(MNL)方式选择模型的基本思想,用MNL方式选择模型的简化模型对出行时间价值进行了量化.接着以北京市为例,考虑出行者的出行时间、费用以及收入等因素,估算出了北京市各种收入群所对应的出行时间价值.然后通过对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者属性的分析,加权平均各种收入群对应的出行时间价值,最终估计出了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时间价值.估算结果符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