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水路运输   634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91.
文章以缓冲缸缓冲末期运动件与缓冲缸的硬接触撞击过程为研究对象,应用冲击动力学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硬接触撞击过程的冲击规律特性进行分析,并将理论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了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的准确度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缓冲缸基座的受力要求,为缓冲缸基座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2.
针对减摇陀螺装置内部的热特性问题,考虑陀螺内部真空状态的影响和环槽齿片式散热器的散热作用,基于内部稀薄空气状态的雷诺应力模型,根据具体工况条件建立整个陀螺系统的热态特性分析模型,进而研究陀螺内部的温度场和热通量等热状态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真空气压和环槽齿片式散热器的几何条件下,散热器内部的稀薄空气适用于连续性假设,利于热量的散发;装置内部支承轴承高速生热以及内装驱动电机发热的叠加效应使得靠近电机部位的下轴承温度较高,需要改进下端散热器的几何参数等,以加强散热效果、改善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193.
王弢  李正谋 《船舶工程》2018,40(7):39-45
以某型客船的公共餐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几种不同的送风末端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包括圆形散流器、方形散流器和孔板天花板,从温度场分布、空气流动速度场分布、PMV及PDD指标和室内空气龄等指标角度对3种不同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送风末端型式对该公共处所内的空调送风效果有显著影响,其中,孔板天花板送风末端方案的室内空气质量和热舒适度水平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194.
以某大型船用液压设备的止动架导轨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孔边缘处存在应力集中。为降低铰制孔螺栓连接孔边缘的应力集中,在铰制孔螺栓的剪切面处开卸荷槽,并对卸荷槽的尺寸进行研究,得到了卸荷槽的最优尺寸。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铰制孔螺栓连接孔边缘的应力集中,为降低剪切面应力集中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5.
王征  黄成涛 《船舶工程》2017,39(9):31-34
将仿真技术应用于电缆电压降计算,通过几何分析,筛选出典型的电缆布置方案,并通过估算和简化,建立低压电缆计算模型,完成电压降计算,获得优化布置方案。通过试验验证,电压计算误差小于5%,使用优化的电缆布置方案可将电缆电压降减少一半,并大幅降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相似文献   
196.
为了研究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进出口处压力脉动的分布及频谱特性,采用非定常湍流模型对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的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压力脉动特性和装置内部流场分布,结果表明: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转子与定子动静干涉是其产生压力脉动现象的重要原因,压力脉动会沿着流道传递至出口处,传递的过程中压力脉动的幅值会逐渐减小,转速和流量的提高都会增大压力脉动的幅值;压力脉动的主频与转子转频和孔道数的乘积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能量回收装置内部涡的产生频率与压力脉动的主要频率基本一致,而装置内部涡的产生是由转子与定子的动静干涉引起的。该研究有效揭示了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压力脉动的特征和机理,对于装置压力脉动的利用和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7.
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某大型船用升降设备的液压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三维建模,曲面分割,载荷和约束添加,网格划分,对5种活塞杆左端载荷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液压机中某轴承内圈、滚珠和导向滚轮的应力超出强度极限,其他主要部件如导轨、动滑轮、活塞杆、活塞、缸体及底座应力都符合要求。该仿真分析结果可为详细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8.
本文参考轴承润滑理论,分别使用短轴承理论和差分法求解雷诺方程的方法,对轴系式配油器浮环密封的密封性能进行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经验公式、CFD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论证了差分法的优势。还利用差分法分析了密封间隙、密封长度和油液粘度三个主要因素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为密封副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9.
为了给来流条件下采油树水动力荷载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建立水下采油树数值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商业软件STAR-CCM+,对采油树模型拖曳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13种拖曳速度条件下采油树纵向、横向和垂向的阻力及阻力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水下采油树模型拖曳试验方法,开展了39组拖曳试验,得到13种速度条件下采油树纵向、横向和垂向的阻力及阻力系数。结果表明:阻力和阻力系数的试验数据与数值仿真数据基本保持一致,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水下采油树模型各方向阻力随拖曳速度的增加呈二次关系增加,阻力系数随速度的增加基本保持稳定;纵向、横向和垂向的阻力系数平均值约为0.432、0.479和0.446。数值模拟和试验得到的采油树阻力和阻力系数可为采油树水动力荷载计算提供关键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0.
张超越  董晔弘  张凯  莫蕊瑜 《船舶工程》2019,41(12):107-112
近年来,激光雷达测风已经成为一种可靠的风速测量技术,为了在风电机组控制和监测中准确高效的使用激光雷达测风数据,需要对激光雷达测风数据进行高效、快速、准确的实时处理。目前机舱式激光雷达测风面临如下问题:激光雷达在受到来流风时会跟随机舱振动,导致实测数据波动进而对风速重构算法产生影响;激光雷达会受到风电机组叶片遮挡,导致实测数据缺失或出现无效数据。本文通过合理配置激光雷达参数,以雷达测风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测风数据进行数值修正,消除机舱振动带来的误差,开发出一套先进先出嵌套循环判断填充算法解决叶片遮挡问题,建立线性剪切风场模型,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求解风场特征参数,最后通过泰勒冻结湍流假说计算风轮面转子有效风速,与机舱内控制参数反演出的转子有效风速进行对比,得出两组数据相关性在0.9374,两组数据差值的标准差为0.3429,结果证明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该配置参数的激光雷达通过坐标修正和数据填充等技术手段,开发的风速重构模型算法能够准确的为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控制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