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HEC-RAS一维数学模型可用于恒定流和非恒定流计算,常被应用于降雨径流、河流水动力、洪水过程分析等领域。以岷江航道(乐山段)灾后重建为例,根据河道实测地形,实测分流比以及实测水边线,采用HEC-RAS模型对该段河道水面线进行率定与分析计算,研究HEC-RAS模型在分汊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求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HEC-RAS模型在研究区率定结果良好,有较好的适用性,且能为分汊河道的航道整治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2.
针对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施工导流方案中二期导流时段过流断面流速大,下游河道抗冲刷能力不足、上游围堰堤头头部冲刷显著等问题,在施工导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导流设计方案优化研究。采用优化施工导流平面布置、加强下游消力池抗冲设施设计,优化全年纵向围堰堤头结构形式、枯期纵向围堰长度等方案,结合枢纽总布置、施工工期、施工强度、工程投资等因素,并对优化后的施工导流模型进行试验验证,提出满足施工要求的导流设计方案,用于指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93.
针对龙溪口航电枢纽船闸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居民渡河安全、船闸临时通航和下游河床下切等问题,采用二维数学模型对工程河段施工期下游水流条件和导流第三期工程第一个汛期(三期一汛)船闸上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新民客渡临时过渡方案。结果表明,下游河床下切预判数据、三期一汛枢纽调度和船闸运行方案保证了施工期工程河段两岸居民的渡河安全,有效解决了河床下切对船闸通航的影响,确保三期一汛岷江航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94.
孙松松 《人民交通》2021,(19):55-57
索塔锚固区是斜拉桥关键受力构件之一,是最为复杂的受力区域.为了验证采用部分节段模型分析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合理性,得到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计算效率较高的节段模型,本文以某公铁两用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应用ANSYS对该桥的索塔锚固区建立了单节段和三节段局部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两种建模方式下塔体关键部位的应力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产生差异的原因及规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有一定的差异,但规律基本相同.研究结论可为同类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分析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5.
黄文楠 《人民交通》2021,(20):52-53
公路设计中造价计算是公路设计的最后环节,造价计算完成后一个公路工程项目才算结束.造价是工程的价值反映.设计与造价密不可分.因此造价人员和设计人员相互的沟通和协调很重要.设计人员需要更多地了解造价工作,而造价人员也要增加对设计文件的理解.本文是以造价人员的角度从造价文件的输入和造价文件与设计文件关系以及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在造价编制不同阶段的协调三个方面论述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相互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袁丁  刘文德 《路基工程》2021,(3):219-223
以甘孜藏区某国道公路高边坡水毁路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水毁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验算滑坡推力,并结合工程特点,采用微型钢管桩等工程措施进行了应急抢险和永久加固处治。通过长时间通车运营,验证了微型钢管桩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97.
李顺超  李欢 《水运工程》2023,(S1):34-42
岷江下游沙卵石弯曲分汊河段较多,不同分汊河段的河势特征与碍航特征迥异,山区河流弯曲分汊型河段不同的航道整治措施将导致整治点位水文条件、底质组成和河道结构产生明显不同的变化,对航道整治点位通航功能的影响也有明显差异。采用1:100正态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和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针对岷江下游霸王滩滩群弯曲分汊型航道整治措施进行研究,对山区河流弯曲分汊型河段航线选线、整治建筑物尺寸和间距等平面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岷江下游霸王滩群弯曲分汊型河段III级航道整治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航线布置并结合坝体调整、复式航槽开挖、下游布设潜坝或填槽等工程措施,可以实现增加水深、改善水流条件的整治目的。  相似文献   
98.
刘耕  吴礼国  徐奎 《水运工程》2020,(12):106-111
岷江犍为航电枢纽是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建设任务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岷江作为四川大件运输的重要通道,其水上运输意义重大。为保障施工期岷江航道畅通,特别是施工期导流中的二期围堰阶段,采取临时航道通航,对航道布置及航路调整较大。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及船模试验测定水流流速、流态及船舶航行姿态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在枯水期存在进口处水深不足、在大流量下纵向围堰堤头出现绕流流态的问题,对船舶航行极为不利。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优化后基本消除或改善了上游进口处枯水期碍航及中洪水期围堰堤头绕流流态,使设计航道中游段流速分布整体更为均匀,改善了通航条件,为同类枢纽施工围堰通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100.
采用SAP2000建立了基于大质量法的动力分析模型,选取了4条NGA-West2数据库中与实际工程场地条件类似的地震波通过调幅后作为输入地震动,研究了行波效应对大跨度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在非一致激励下交界墩伸缩缝位移和主拱拱脚及主拱L/4处弯矩随相位差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且变化周期与结构1阶纵向自振周期基本一致,在相位差为结构1阶纵向自振周期的2n倍(n为整数)时结构响应处于峰值,在(2n+1)/2时结构响应处于谷值;跨中伸缩缝位移、拱顶轴力在非一致激励下分别为一致激励下的50~150倍,100~300倍;由于行波效应加剧了结构地震响应,在进行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抗震设计时应考虑行波效应对结构关键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