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21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高雄 《水运工程》2002,(5):1-3,23
回顾总结20年船闸运行管理实践和经验;提出船闸运行管理的总目标是确保安全畅通、促进航运发展,技术改造是保障安全运行的措施,建立与完善协调机制是电齐同发展的基础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2.
介绍三峡通航管理20年来,为了确保葛洲坝船闸安全畅通,进行的一系列对葛洲坝船闸的计划大修。  相似文献   
193.
张杰  罗宁 《水运工程》2017,(7):145-148
葛洲坝1号船闸由于与三峡船闸匹配运行,船舶实行导航墙待闸,下行船舶在导航墙停靠时距离人字门较近,而且下行船舶首船进闸后停靠位置与下闸首人字门距离较近,都具有碰撞人字门的风险。针对葛洲坝1号船闸人字门存在被碰撞的风险,结合上、下闸首的现场情况分别就上、下闸首人字门增设防撞设施方案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式、侧开式和下沉式等方案,并讨论各方案实现的可能性、优势及不足,为船闸人字门防撞安全设施的方案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4.
张声谷 《水运工程》2001,(5):69-72,77
介绍葛洲坝2号船闸下闸首挠度位移变形的主要规律,以及采用微机电容感应式垂线遥测系统,对高水头船闸闸墙挠度变形监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5.
介绍1号船闸下闸首右2块裂缝成因及补强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96.
为了解决三峡升船机对接密封框C形止水压板连接螺栓出现断裂及止水检修维护不便的问题,建立C形止水压板及连接螺栓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力学模型,根据对螺栓强度的校核分析结果可知,泄间隙水过程中,C形止水压板连接螺栓所受拉应力大于材料的许用拉应力。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现场设备的结构布置特点进行C形止水压板加固工装的设计,经安装使用验证螺栓受力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设计1套C形止水检修平台,满足快速检修更换需求,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97.
闫晓青  覃露  王洋 《水运工程》2023,(8):127-133
为查明三峡升船机船厢门侧止水聚四氟乙烯减摩层敷面磨损原因,根据船厢门实际运行工况,建立船厢门侧止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模拟船厢门挡水与启闭工况,分析计算了不同橡胶材料和预压缩量对船厢门侧止水P头的最大接触应力、正压力及最大偏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船厢门侧止水P头的接触应力、正压力和最大偏移量均随着橡胶材料的硬度降低而减小,挡水水头越低,材料硬度的敏感程度越高;接触应力和正压力均随预压缩量的增加而增大,特别是预压缩阶段,正压力随着预压缩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最后提出,通过优化侧止水橡胶材料、减小预压缩量等方法可减缓船厢门侧止水聚四氟乙烯减摩层敷面的磨损。  相似文献   
198.
三峡升船机的变形及运行状态受气温影响,为探究升船机承重梁温度与变形的内在规律、气温对运行的影响程度及船厢合适的运行环境,文章以船厢底部主纵梁和安全机构横梁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温度下多水位工况的承重梁变形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三维扫描及历史故障数据验证有限元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主纵梁和安全机构横梁最大变形量的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且主纵梁趋势点对应温度随水位增加而减小,安全机构横梁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99.
张勇 《水运工程》2023,(9):133-138
通过高水头船闸输水阀门运行工艺优化,改善闸室内船舶停泊条件及输水廊道阀门段水流条件,这是解决过闸船舶大型化导致系缆力超过设计值等问题的重要技术方法。结合某大型船闸输水阀门运行实例,通过动水关(开)阀开度调整、动水关阀剩余水头等不同工况的输水阀门运行工艺,开展水力学现场测试,选定充泄水时间、惯性超高(降)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充泄水阀门优化运行工艺。现场测试表明:采用推荐的输水阀门运行工艺,可有效地改善闸室内船舶停泊及输水廊道水力学条件,双边充水时船舶最大系缆力比现状工况降低近39.3%,人字门开启时船舶最大系缆力比现状工况降低近59%。  相似文献   
200.
张勇 《水运工程》2023,(6):226-230
圆柱形结构表面设置水下挡水装置,需解决装置与圆柱结构共同密封挡水和承担装置所受上浮力两大问题。通过现有围护挡水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由挡水结构和受力结构两部分组成的框套顶压水下施工装置。挡水结构为底部预留圆孔、顶部敞开的剖分式框套结构,通过预留圆孔与圆柱结构的紧密接触挡水;受力结构为布置在桩基顶部的井字形顶压式结构,承担挡水结构上浮力并传递至相邻的2根桩基结构上。结合某高桩码头的浮式系船桩钢套箱安装实践,进行了装置设计和桩基结构稳定性验算,明确了施工要点及工序控制要求。本装置可重复使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可为类似工程水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