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199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262.
雷海 《水运管理》2011,33(12):11-13
2远景和策略 “黄金水道”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有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到2011年底,长江干线将基本实现船型标准化、系列化,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5%,长三角水网主要航道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0%。“黄金水道”将建成“水上高速”,航道建设将使其通抗能力提高40%。到2015年,安全、畅通、便捷、  相似文献   
263.
2011年5月26日至27日,由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和重庆市交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首次"桥梁船撞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10余省、市、自治区约8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重庆交科院承办。在研讨会上,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三峡库区跨江桥梁船撞风险分析》、《桥梁船撞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64.
宁萍  苗浩野  黄昌顿 《水运管理》2011,33(3):11-13,17
针对三峡库区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运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三峡库区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运能的现状,包括三峡库区危险货物水运企业的数量及其经营范围,危险货物运输船舶的数量、类别和运力情况,水路运输危险货物的种类和流向,2005-2009年的运输量和周转量等,并预测随后5年内三峡库区危险货物水路运输的需求,重点分析长寿、涪陵及万州化工园的危险货物水运需求。  相似文献   
265.
以重庆港寸滩码头三期工程的为依托,基于大涡模拟理论,应用有限元软件Fluent模拟高雷诺数条件下的三维流场,得出超临界状态下串联桩上的水流速度和压强,探讨码头结构各排架桩上的阻力系数、水流压强衰减、消能等相关规律,为三峡库区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码头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水流力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6.
目前,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对促进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海事局管辖重庆界石盘至安徽慈湖河口全长约2100公里的长江主航道、约1000公里支流及汊河道水  相似文献   
267.
三峡库区变动回水区特殊的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出发,以寸滩港三期拟建工程为实例,通过对结构形式特点比较、施工方法论述及合理施工水位确定等要素的分析,对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进行排架跨度、基桩桩径优化设计,提出了适应于三峡库区变动回水区的大桩径、大跨度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形式,比传统的码头结构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降低,并解决了三峡成库后低水位施工期短的难题。此研究成果可为库区码头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8.
文章结合三峡蓄水运行实践综合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以后库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计算的难点及解决方案,并在2004版《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枢纽上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符合性规定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三峡库区(175 m运用初期)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计算方法,加强了方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269.
以宜昌市百岁溪大桥在建工程为实例,介绍了项目在三峡库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法。从钢护筒的就位、结构设计与验算、钢护筒制作技术3个方面对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维稳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钢护筒底部与上部在三峡库区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维稳施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70.
<正>一、实施背景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外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实施进展的渐进性。解放后长江船舶工业开始自主发展,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各种船型得到长足发展,柴油机船取代蒸汽机船,客货船由东方红系列发展成新型节能双艉船型,推拖船由"长江2039型"经历"1942型"发展到"26004型"川江3机3桨"型,推进效率与操作性能不断提高,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经济效益。1981年至2001年为自航船兴起的船型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