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178篇
综合类   95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291篇
综合运输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结合漠北公路B1标段K9+460大林河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实例,介绍高寒地区多年冻土层中钻孔桩成孔施工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22.
片石保温护坡是保护路基及基底下多年冻土的一种有效工程措施。对片石保温护坡寒、暖季降温效果的差异性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片石护坡试验工程的测试数据,通过片石护坡路基与普通路基的地温对比,对片石护坡寒、暖季降温效果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片石保温护坡的降温效果,暖季比寒季好。  相似文献   
623.
介绍了多年冻土对我省公路的危害 ,及在路基施工中控制和消除危害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24.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冻土路基变形预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应用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多年冻土路基变形,分析冻土路基变形的相空间重构方法和不同延迟时间及嵌入维数对最大Lyapunov指数的影响。发现当延迟时间为1,嵌入维数为5时,最大Lyapunov指数趋于稳定,其值为0.00528。运用该指数,进行冻土路基变形预测,比较预测变形量和实测变形量,得到最大相对误差为0.749%,最小为0.135%。结果表明最大Lyapunov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冻土路基变形的混沌特征,利用其进行冻土路基变形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5.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渗漏水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分析探讨了昆仑山隧道渗漏水排水不畅的原因、水的来源、 方向及保温方法,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隧道修建时需要补充考虑的因素和采取的措施,为高原高 寒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隧道提供新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26.
描述多年冻土的工程分类、主要病害类型及青藏铁路的路基设计原则,重点介绍了 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路基处理的各种技术措施及其监理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627.
针对受全球气候转暖影响青藏铁路沿线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的环境变化,基于青藏铁路沿线不同区域内多年来的气象及地温监测资料,进行青藏铁路工程走廊气候要素演化及多年冻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铁路工程走廊内气温基本以年均0.03℃的速度升高;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50~450mm之间,且呈波动增大变化趋势;冻结指数和融化指数逐年增大,暖冬现象明显;地面温度升温速率达0.06℃·年-1,是气温升温速率的1.34倍;沿线多年冻土区2007年至2013年间天然上限抬升的仅占9%,而天然上限下降的占91%;地基多年冻土不同深度处地温均在升高,距离上限较近的地温升温速率普遍最大,多年冻土退化主要为自上而下;唐古拉山以北多年冻土退化较唐古拉山以南明显。  相似文献   
628.
寒区铁路桥台受恶劣气候条件带来的温度场变化影响,产生了多种结构病害并威胁着线路运营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典型铁路桥台有限元模型,研究建设完工后一年周期内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分析了台前及台后土体一定埋深范围内地温曲线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冻结深度差异。研究表明:桥台完工后的初始温度影响了台后土的地温分布,桥台建设及台后土的填筑导致地温温度场进行了重分布;在初始温度相同情况下,土体参数的不同导致冻结深度不同,冻胀土体冻结深度明显大于不冻胀土体,本文计算的最大冻结深度达7 m。  相似文献   
629.
青藏铁路开通运营16年后,多年冻土路基情况整体良好,仅部分路段存在路基沉降变形、排水不良、路基开裂等病害;主要采用土护道、片石护坡、热棒、排水盲沟等综合补强措施,大部分地区整治效果良好。通过分析,多年冻土路基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多年冻土场变化及水热防护不足,而现有补强措施大多遵循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原则,忽略了水热侵蚀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因此还需增加水热防护措施;对于常见多年冻土路基病害且成因清晰的地段仍可采用现有措施进行补强,而对于病害反复发生地段需重新勘察后再制定整治方案。此外,考虑气温升高对多年冻土的影响,还需开展更高升温条件下现有补强措施的有效性及新型补强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0.
针对青藏铁路K1297+055路桥过渡段多年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分析了路桥过渡段病害产生的成因,采用在桥台台背回填片石的技术措施,并对变形和地温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实施整治措施后的最终沉降量为14.7~15.8 mm,达到规范要求,且地层多年冻土上限较措施前减小约1.5 m,有效提高了路基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