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350篇
综合类   149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196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51.
岳学军  沈树兵  郭锋伟 《公路》2006,(6):154-157
水泥灌浆沥青混凝土是半柔性沥青路面常用的一种形式。为了研究改性剂对水泥乳浆性能的影响,选择了4种改性剂对水泥乳浆进行改性。通过对改性水泥乳浆稠度、力学指标以及干缩试验的分析和对比,发现不同改性剂对水泥胶浆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合理的改性剂反而会使水泥胶浆的强度降低。合理的改性剂对水泥乳浆干缩系数的影响最大,改性后和改性前的干缩系数相差达2~3倍。改性后水泥乳浆的力学特性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在实际应用中,稠度可以作为判别改性剂优劣的简单指标。  相似文献   
752.
文中研究了石灰石粉、硅灰以不同比例取代粉煤灰的预制梁混凝土工作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其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揭示石灰石粉硅灰复掺胶凝体系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石灰石粉取代粉煤灰掺量的67%、硅灰取代粉煤灰掺量的33%,预制梁混凝土性能最佳,相较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提高10%,扩展度提高6.3%,1 h坍落度、扩展度经时损失分别下降了33.3%,37.5%;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3.2%,4.2%,12.6%;3,7,28 d弹性模量分别提高3.5%、3.7%、6.1%;干缩率接近基准混凝土。复合胶凝体系混凝土微观结构中C—S—H凝胶比例大幅提高,C—S—H凝胶聚集成层状,对混凝土起到更好的填充和黏结作用。按适宜比例复掺的石灰石粉硅灰预制梁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要优于单掺粉煤灰,并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干缩变形。  相似文献   
753.
通过测试不同胶凝材料配制的胶砂试件在硫酸盐侵蚀试验条件下的耐蚀系数和膨胀率,对水运工程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常用的几种胶凝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硅酸盐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但两者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均很低;水运工程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常用的几种胶凝材料均具有一定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优于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中部分胶凝材料具有较强、甚至极强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耐蚀系数法和膨胀率法两种评价方法评价水运工程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常用的几种胶凝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分析了不同种类胶凝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机理。  相似文献   
754.
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预拌技术的国内外现状、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发展海工混凝土胶凝材料预拌技术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5.
现行规范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试验方法主要是胶砂法,操作过程较繁琐,不能快速测定。试验提出使用净浆流动度法可以简便、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并且试验结果准确,能够节约成本和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56.
为探究速生草植物纤维及其沥青胶浆的热性能,采用物理性能试验、热失重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试验测试并比较竹纤维、芦苇纤维及其沥青胶浆的物理性能和热性能,并与木质素纤维及其沥青胶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植物纤维的加入可有效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但对沥青的低温性能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各路用植物纤维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质量损失规律一致;3种植物纤维中,木质素纤维的热稳定性最优,竹纤维次之,芦苇纤维最差;植物纤维可有效改善沥青胶浆的热熔融性,在提高沥青胶浆热稳定性的同时降低温度敏感性;竹纤维沥青胶浆具有最优的低温抗裂性和温度敏感性,速生草植物纤维的低温稳定性优于木质素纤维。  相似文献   
757.
蒋渊  张平  牙琪敏  李承轩 《水运工程》2023,(10):137-141
胶凝砂砾石施工技术是将胶凝砂砾石作为围堰工程中的防冲防渗结合体结构,以替代传统防渗墙+块石护面的结构形式。针对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二期一汛右岸船闸全年围堰工程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用、施工工艺及方法、质量控制等,重点阐述了应用过程中胶凝砂砾石与混凝土、高喷防渗墙等既有结构连接处以及施工缝面等关键部位施工工艺,并进行施工技术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胶凝砂砾石施工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序少、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758.
759.
沥青砂胶缓冲层在钢桥面铺装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其使用功能及施工性能要求,通过对不同配方改性沥青研究,选定沥青砂胶缓冲层的改性沥青种类。采用贯入度试验方法并结合施工和易性确定其最佳沥青用量,使其能适用于钢桥面铺装。通过试验路施工,认为目前采用人工抹涂的施工方法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760.
为对比分析木质素纤维与玄武岩纤维两种改性沥青胶浆的路用性能差异,采用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及扫描电镜(SEM)分别对两种纤维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热稳定性更优,木质素纤维则具有更强的吸湿性及吸油性;两种纤维均可显著提升沥青的抗车辙性能与抗剪切性能,但低温延展性变差。扫描电镜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为呈针管状的中空结构,表面粗糙且能够吸附更多的沥青;玄武岩纤维外观形貌更加平整与光滑。两种纤维改性沥青机理主要为物理混合改性,纤维之间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及纤维的脱黏与拔出效应,是沥青路用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