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06篇
综合类   184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谷远利  余惠华 《ITS通讯》2006,8(1):36-39
随着智能运输系统的广泛应用,实时交通流量预测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本文介绍了预测模型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模型,并由此引出人工神经网络。介绍误差逆传播(BP)模型的相关理论。指出传统BP神经网络的缺陷,并提出提高预测精度的措施引进高阶神经网络。建立普通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利用误差反传播算法实现这些影响因素到输出变量的复杂映射,再用高阶神经网络构建另一预测模型。利用交叉口实测数据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进行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72.
本文首先论述了在我国开展智能运输系统(ITS)评价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ITS评价 研究现状综述,然后作者指出在ITS评价中仅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是不足的,进而提出了一种用于ITS评价的新方法,即多目标(多准则)决策方法,之后重点展示了一种最常用的多目标 (多准则)决策方法即层次分析法(AHP)用于ITS评价的流程和实例。  相似文献   
73.
����ATMS�Ĺ�����Ϣƽ̨��ϵͳ�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逻挥结构、构成要素、基本功能、数据库组织 方案为主线,首先用述了基于ATMS共用信息平台在ITS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描述了 共用信息平台所提供的墓拙交通信息的内容,同时提出了共用信息平台的逻挥结构,把共用信息平台划分为三个结构层次,提出了共用信息平台所具备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数据融合、数据仓库、数据挖握等关健技术,具体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采集数据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以分布式数据库为基拙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库组织方案,在此基拙上初步提出了建设共用信息平台的两条基本思路,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4.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论文概括论述了国内外智能文通系统工程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当前交通运输系统深化 的问题,论述了我国“十五”智能交通发展的指导方针政策以及开发的重点,论文对我国的发展智能交通的系统的重点问题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5.
基于高速公路ITS对综合利用交通信息的需求,提出构建共用信息平台的设想,并在分析共用信息平台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共用信息平台的逻辑结构,且深入研究其信息组织,剖析共用信息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结合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系统分析了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评标机制,提出了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评标机制中建立后评价体系,并将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方案评标方法中,结合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评标实例,运用该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7.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DR导航信息融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实现GPS/DR(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ead Reckoning)组合导航系统的信息融合,提高GPS/DR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了传统的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与航位推算系统(DR)跟踪车辆位置方法的特点,结合GPS和航位推算DR两种定位方式的优点,在车辆定位技术中采用GPS/DR组合定位技术,构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技术的自适应联合卡尔曼滤波器,使用Matlab软件工具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从软件集成的角度探讨了GPS/DR组合定位技术的串口通信等关键技术的软件实现问题,给出了GPS单独导航、DR单独导航和GPS/DR组合导航三种工作状态下的位置误差。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组合系统能在任何情况下实现车辆的实时、可靠、准确的定位,定位误差最小,同时还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推算定位系统随时间积累的误差。  相似文献   
78.
中国的交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在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在研究智能交通发展战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内外ITS发展情况、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79.
在物流园区的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园区和智能交通(ITS)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ITS物流园区的概念和相关的活动,描述了物流园区的活动及园区企业相应的决策,建立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入驻或退出物流园区的概率估计模型.选取不同类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不同时间入驻或退出园区的统计数据,以武汉丹水池物流园区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或退出物流园区的原因及所需条件,为园区物流企业高效运作和政府指导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针对我国ITS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把ITS应用项目分成经营性ITS应用项目、非盈利性ITS应用项目和准经营性ITS应用项目三类,并分别给出了三类ITS应用项目可采用的投融资模式及运作思路,最后对我国ITS应用项目投融资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