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135篇
公路运输   486篇
综合类   244篇
水路运输   422篇
铁路运输   239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深圳市石岩水库工程概况及表面变形的监测方法。石岩水库表面水平位移的原设计采用视准线法进行观测,该方法现场工作量大,受地形环境影响较大,现采用极坐标法代替传统的视准线法,垂直位移采用传统的水准路线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船舶轴系动态校中技术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某大型民用船舶上所采用的轴系状态实时监测系统,阐述了轴系动态校中技术在该型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同时文章还对该船试航过程中的监测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阐述了轴系动态校中技术对提高轴系校中质量和轴系运行可靠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浅埋隧道受力进行分析,分别从垂直向位移、主应力及剪应变来分析隧道围岩受力情况,分析结果与实际变形破坏一致。垂直向位移最大发生在拱顶,主应力最大集中在拱顶及拱脚,剪应变最大在拱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隧道变形破坏处理方案,处理后,隧道变形较小,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994.
针对传统舰船轴系建模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了基于CATIA的舰船轴系自动化建模技术.分析了CATIA环境下的自动化建模方法,结合舰船轴系轴段的结构特点,研究舰船轴系自动化建模方法;分析了舰船轴系模型的装配关系,研究了CATIA环境下为轴系部件定义装配特征和根据特征进行装配的方法.通过论文的研究,能够为舰船轴系自动化建模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也能为提高舰船轴系设计效率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周国强  甘少炜  雷伟  蔡忠华 《船海工程》2014,(2):165-167,172
针对目前船舶轴系扭转振动测试主要采用的角位移和角速度测量方法不能直接测量出轴系扭转振动应力,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的问题,基于目前非常成熟的应变测量技术,对轴系扭转振动的测量进行分析,给出数据处理的方法,并提出基于无线遥测轴功率系统进行功率-扭振测试系统的开发和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文章基于某隧道工程实例,通过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通风井型隧道处于交通阻滞时通风井的通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隧道仅凭借车辆低速运动产生的交通风进行自然通风时,通风井处于周期性进、排风转换状态且通风量较低;当采用射流风机与交通风相结合使通风井处于常排风状态时,矩形通风井的排风量随横截面当量直径增大而增大,通风井排风量随通风井倾斜角度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7.
通过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的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桩身轴力试验,探讨了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压桩和拔桩的土阻力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压桩状态下侧阻力均值为76.79 MPa,比一般黏性土高27.5%~30.6%;老沉积土拔桩状态下的侧阻力值达到42.4~52.8 MPa;老沉积土拔桩侧阻力和压桩侧阻力的比值均值为0.84,比一般黏性土值要高5%;老沉积土压桩和拔桩侧阻力较为恒定,随着土层埋深和土层厚度的变化较小。这对深厚老沉积土地基中钢管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转向驱动桥在整个转向过程中,对双联式万向传动轴运动做了理论分析,主要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其不等速的变化趋势,给出传动轴在给定转角范围内,合理设计内部参数的过程,为双联式万向传动轴设计及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独立车轮自导向性能差的问题,应用改进电轴技术在轻轨车辆电机单独驱动独立车轮中,形成一种电气耦合轮对型式,以无形的电轴替代传统的机械轴,改善导向性能.从电路分析理论出发,分析了新型耦合轮对的耦合性能和影响因素,确定电气耦合轮对是一种对左右车轮转角差自动施加反馈控制的技术,且轮对耦合的强弱可通过调节电容与电阻实现,调节电容方案因能耗低而优于调节电阻方案.建立电气耦合轮对和弹性阻尼耦合轮对轻轨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轮对的转向行为.仿真结果表明:电气耦合轮对耦合力矩最大达到近1kN·m,耦合能力强;直线上受激扰后,2种车辆的横移量与摇头角自行趋于0,通过曲线时,横移量稳定值小于8 mm,摇头角小于0.2°,因此,2种耦舍轮对车辆具有直线对中能力和曲线通过性能;通过小曲线时,电机因电气耦合而造成的最大耗能功率低于140 W,系统能耗低.  相似文献   
1000.
在建立评价集的隶属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平均法对超声波测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再用有限元法计算桩身不同位置在相同缺陷的情况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出不同位置的缺陷影响系数;将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与相应的缺陷影响系数相乘,并将所有的乘积结果值相加,得到一个考虑桩基缺陷位置的综合评定。与其他超声波测桩评定方法相比,该方法以桩基的竖向承载力为依据,并考虑了缺陷位置,是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