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22篇
综合类   264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71.
李杰  王淼  李佳莉 《公路》2022,67(1):84-88
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快速扩张,以及私家车快速增加,城市"交通病"日渐严重,为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近年来政府部门尝试回购城区范围内的高速公路,通过市政化改造后,使其更好地服务城市内部交通.互通式立交改造是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以南光高速公路洲石路立交为实例,充分考虑立交周边环境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了立交...  相似文献   
672.
大型地下立交正交下穿段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树屏  石波  林志  晋学辉 《隧道建设》2011,31(3):273-277
在大型互通式地下立交工程中,下穿隧道往往都处于整个地下立交工程的最低点,需要设置排水泵房,于是造成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多洞室开挖。下穿隧道及排水泵房的修建不可避免地会对上覆小净距隧道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地下立交工程中隧道正交下穿段,以厦门东坪山地下立交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下穿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下穿段隧道动态开挖时,整个正交下穿段位移和变形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下穿隧道和排水泵房施工时整个下穿段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均匀侧移和变形,需要对下穿段隧道和排水泵房所处的围岩进行加固,并在上覆隧道相应处设置防护钢拱架。  相似文献   
673.
利用图论方法将互通式立交展开为一种多源多汇的赋权有向网络,并对其性质进行描述与定义;通过对立交网络动态流谱及最大流计算得到其容量限制并确定受控弧分布;以受控弧队列长度和冗余等待时间设计了阻抗均衡因子,建立了动态阻抗均衡条件下的网络流协同控制方程,并制定了控制策略;以实际对象进行虚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4.
曹雷  李植  李刚 《西部交通科技》2011,(11):66-69,74
文章将倒函数的概念、原理应用到立体交叉线形优化设计中,提出一种采用倒函数y=a/x作为立体交叉右转匝道线形的方法,分析了该函数线形相对一般采用的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比较优势,并结合计算实例介绍了用倒函数设置立交右转匝道的具体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675.
王兵  吴善根  杨崇民 《公路》2011,(5):92-95
介绍花山北枢纽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方案.结合设计实践及工程运用经验,提出了关于高速公路多路交叉枢纽互通式立交设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76.
笔者分析了立交美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阐述了立交与环境协调的要点 ,重点说明了立交与环境协调的基本手法 ,最后提出了立交环境协调性的评价 ,目的是为了使立交与环境和谐统一 .  相似文献   
677.
吴彩官  吴宇航  周辉 《上海公路》2023,(4):178-185+191+213-214
随着现如今城市工业布局调整,作为交通节点的已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由于交通需求的增加和复杂的路网状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在大流量条件下,该类立交改扩建的需求更为迫切。以杭甬高速柯桥互通立交改建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对杭甬高速公路及柯桥区城市路网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交通量进行预测,在需要增加北部区域交通流转换节点的总体方案下,通过综合考虑交通流量、经济性、施工难度、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改建互通的选型及施工期间的保通方案,以期为今后类似互通方案的改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8.
杨进  龚华凤  赵聪霄 《公路与汽运》2024,(1):105-110+115
城市立交匝道净距是立体交叉设计的关键参数。山地城市受自然条件影响,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施的密度比平原城市更高,且交叉形式复杂。立交匝道净距大小直接影响立体交叉的数量、立交形式和通行能力。然而,净距及其设置原则当前尚未形成统一认知,相关标准、规范缺乏一致性,且缺乏明确的推算依据,不利于城市环境下立交匝道合理设计。为明确山地城市立交匝道最小净距,文中对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的定义、范围、设置条件及最小数值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相关国家标准、美国标准HDM和英国标准DMRB进行对比。研究发现,HDM推荐值介于上限值(JTG/T D21—2014与CJJ 129—2009)和下限值(CJJ 152—2010和相关研究成果)之间,与DMRB的拟合度较高;影响匝道净距的关键因素为交织流量,行车速度、匝道组合形式和服务水平是净距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HDM具有直观的可操作性,山地城市匝道设计及评价中可参考其推荐值。  相似文献   
679.
介绍互通式立体交叉中匝道分岔尖位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80.
李树鹏 《铁道建筑》2023,(1):111-115
在既有杭深铁路福州南—福清区间并行建设福厦铁路正线、福州南动走1线和动走2线。这三条线路穿越云居山共修建五座隧道(新云居山隧道和1#—4#隧道),存在新建隧道小净距上跨既有清凉山隧道施工和新建隧道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针对新云居山隧道与1#隧道、3#隧道直立边坡进洞并行段、新云居山隧道小净距上跨既有隧道影响段、新云居山隧道与3#隧道小净距立体交叉段三个关键区段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提出在进洞并行段对直立边坡采用锚固桩加固,对新云居山隧道采用加强型衬砌,在上跨影响段对既有隧道施作加强型衬砌,在立体交叉段对3#隧道及中夹岩采取加强型技术参数。经数值模拟,所提设计方案能有效降低隧道开挖对围岩的扰动,明显减小衬砌结构隆起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进洞并行段地表、上跨影响段衬砌加强后的清凉山隧道和立体交叉段3#隧道位移均较小,结构受力状态良好,说明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