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107篇
综合类   112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根据热管解决土壤冻胀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土壤冻胀过程中与热管耦合传热的数理模型,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采用SIMPLE算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基本吻合且一致性较好。经过数值分析,提出了热管解决土壤冻胀的作用机理,并为热管技术解决土壤冻胀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12.
根据黑龙江省多年岛状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的种类 ,分析公路病害产生的机理 ,提出防治岛状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13.
为了揭示土中掺入水泥对冻胀特性的影响,本文对南京地区典型黏土和砂土掺入不同比例的水泥进行冻胀试验、变水头渗透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的掺入改变了土的力学性能,两种土质水泥土渗透系数均随水泥掺量的增加明显减小,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均随水泥掺量增大而增大;冻胀率均随渗透系数减小而减小,随水泥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水泥的掺入可堵塞水分迁移的通道,从内部减弱水分迁移的动力,而且掺入水泥后改变了土体级配,增大土体强度,使土颗粒间结合力和抵抗土颗粒骨架变形能力增强,从而使最终冻胀率减小.  相似文献   
314.
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冻胀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冻胀试验,研究含水率、孔隙率和细粒含量对级配碎石冻胀的影响规律,并运用偏相关方法对影响因素与冻胀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级配碎石的冻胀率随着含水率和细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其冻胀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含水率、孔隙率和细粒含量的增大,试样的冻胀率的变化率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含水率为影响级配碎石冻胀的主导因素,并提出控制级配碎石的含水率<4%的指标,其冻胀量满足要求。含水率、孔隙率和细粒含量对级配碎石的冻胀影响均在0.01(双侧)水平上显著相关,在实际分析时,应综合考虑3种因素对其冻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5.
路基的冻害严重影响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正确把握路基冻融规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介绍了某客运专线铁路现场试验的研究方法及内容,根据试验监测数据,总结了铁路路基冻胀、融沉及冻胀深度随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16.
介绍了某T型刚构桥梁裂缝处理的实际案例,从发现开裂、探明开裂范围、结构计算,到开裂原因分析、后期处理,详实描述了整个处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过程及方法。通过本案例,强调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的多样性,提醒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设计和施工各个方面主动防范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317.
以青藏铁路西格段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害为背景,通过现场采集典型分布的粉质黏土,考虑温度、水分、盐分、压实度4个因素,进行室内冻胀试验,测试不同温度下路基土体的冻胀率,分析不同含盐量、含水率、压实度和温度下的冻胀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压实度和含盐量的试样,冻胀率随含水率增加逐渐增大;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体的起胀温度逐渐降低,土体的冰点也随之降低;含盐量低于1.0%时,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土体冻胀率呈增大趋势,含盐量为2.0%时,土体冻胀率不随压实度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增大含盐量时,土体的冻胀率随压实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18.
张洁  史培新  潘建立 《隧道建设》2018,38(5):809-817
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为工程实例,研究管幕冷冻法工艺中地层的冻胀控制原理和技术。基于热力耦合原理,采用有限元预测人工冷冻过程中的土体温度变化及地表冻胀位移,比较和分析管幕周围土体预注浆和采用限位管模式对地表冻胀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管幕周围土体的预注浆降低了土体的渗透系数及冻胀率,抑制了土中水分迁移,是冻胀控制技术的主体;限位管有效地降低了冻土的发展速率,加强了冻胀控制效果,是冻胀控制技术的有效补充。通过对现场地表冻胀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比较分析,从地层温度和地表位移分布规律说明了冻胀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研究结果为拱北隧道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了我国复杂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建造的总体技术,还可为类似人工冷冻法隧道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19.
在一定的组合条件下,粗颗粒路基土也可以发生冻胀率超过百分之一的显著冻胀。重点论述影响粗颗粒路基土冻胀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土质、水分特征及荷载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国内外冻胀特性评定标准和土的冻胀理论,列举评价两个目前普遍被认可的冻胀模型及其后续发展,提出未来寒区粗颗粒路基土冻胀特性研究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320.
针对寒旱区硫酸盐渍土的盐冻胀特性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选取甘肃省河西地区硫酸盐渍土为原料土,以室内人工制备的硫酸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就含盐量和含水率等因素变化对土体的特征温度(过冷温度和冻结温度)以及盐冻胀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基于硫酸钠盐渍土冻结试验,建立了冻结温度的计算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对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对其变化规律以及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含盐量较高土体在正温盐分结晶析出,含盐量较低土体在负温盐分结晶析出;土体孔隙中溶液的浓度对盐渍土冻结温度以及总变形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存在2个临界浓度值,使得低浓度时的特征温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达到较小的临界浓度值后,结晶盐析出导致特征温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直到浓度达到较大的临界浓度值;在变形方面,溶液浓度较低时,土体变形主要由冻胀引起,反之,当孔隙溶液浓度较高时,变形则主要由盐胀引起,而在2个临界浓度之间时盐胀和冻胀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