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7篇
  免费   553篇
公路运输   4315篇
综合类   2532篇
水路运输   2861篇
铁路运输   3276篇
综合运输   486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758篇
  2011年   765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地铁车辆制动机试验检测系统的技术要点、主要原理,利用这套系统可提高国产地铁车辆制动设备检测水平,并能实现制动系统的在线动态测试。  相似文献   
32.
舰载特种起重机是我国正在研制开发的多关节、可折叠式船用起重机。研究它的高效节能运行模式,也就是时间-能量综合最优控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引入加权变量得到舰载特种起重机的时间-能量综合最优性能指标,证明了综合最优解的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了“预测平均动态理论”概念,应用此理论处理了舰载特种起重机的非线性和耦合,最终设计了反馈形式的时间-能量综合最优控制器。仿真的结果验证了此设计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加强信号结合部管理,监测铁路信号设备运用质量的重要行车设备,是铁路信号技术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该系统能在信号设备运行的全部时间内监测设备运行质量状态,全天候实时或定时对主体设备进  相似文献   
34.
文章分析了在接触网设备的状态修中,接触网巡检车对接触网拉出值测量误差超限的原因。提出了在动态检测中提高检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35.
铁路检测设备已经由单项检测发展到多项检测、由静态检测发展到动态检测、由接触式检测发展到非接触式检测,由低速运行状态检测发展到高速运行状态检测。日本的综合检测列车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支撑这种发展趋势的核心技术是机器视觉技术。我所承担的铁道部重点课题《非接触式接触线动态检测设备研制》,2005年4月,在福州供电段青州网工区、沙县网工区接触线磨损实测,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国内移频机车信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制开发了移频设备数字监测系统,以提高既有移频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详细介绍了移频设备数字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配置以及该系统的性能特点,并阐述了采用该系统的可能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车辆燃料消耗、轮胎费用、保修费用、产值、利润等因素进行跟踪考察,收集资料,采用车辆动态分析,通过因果图、折线图、柱状图、总结图等统计、分析手段,找出适合油田生产、性能好、成本低、营运效益高的车型。  相似文献   
38.
以某气垫船的推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稳态性能计算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合适的动态性能仿真数学模型。对燃油自动调节和加减速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正确合理,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39.
船员证书能否象汽车驾驶证一样,一证在手,通行全国?水上运输虽不可全国通行,也可以在一个区域性的水系内畅通无阻。在此,提出在长三角地区实施船员一卡通的构想,阐述船员一卡通的功能及实现方法、技术要求,为我国建设数字海事、实施船员动态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0.
随着近代船舶可靠性和维修性工程的不断发展,对船舶进行故障诊断和工况监测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铁谱技术对“育美”轮柴油机进行油液分析的结果,推论该技术在航运界的故障诊断中具有广阔运用前景,为今后进行船舶的技术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