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812篇
综合类   461篇
水路运输   188篇
铁路运输   238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在对广东省某五条高速公路(S01、S02、S03、S04、S05)进行交通量和交通轴载调查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应力应变,并对路面结构进行了验算,分析了超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发现超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疲劳破坏作用远大于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42.
杜珍珍 《港口科技》2013,(11):34-35
为解决柴油发动机拉缸故障、损坏严重的问题,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活塞环积碳卡死和缸套失水引起拉缸的两大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改进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自制环氧粘结剂不同配合比及不同温度下容留时间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促进剂配方;研究了该环氧粘结剂在不同温度下养护不同时间的拉剪强度变化规律,确定了该材料满足钢桥面坑槽修补的技术要求,确定了不同养护温度下其强度变化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4.
采用ANSYS通用计算软件,考虑不同的粘结状态,对沥青路面基层和面层间局部粘结状态变化时,各层底面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车轮荷载作用在粘结状态变化区域时,上面层和下面层底面的最大主拉应力随粘结的失效显著增加,中面层底面的最大主拉应力和各层底面的最大剪应力受粘结状态变化的影响较小;当车轮荷载作用在粘结状态完好区域边缘时,各面层底面将产生较大的剪应力,但最大剪应力受粘结状态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了先张法槽式张拉台座的力杆的设计分析。分别从承受的张拉力、结构稳定分析、强度验算、确定横向联系梁间距和纵向变形方面对工程实际进行验算。解决了梁板加宽后张拉力增加而张拉台座承力杆截面不需要增大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介绍了福州市中心地下大跨岩石隧洞于山溜冰场的支护设计参数、施工方法以及工程中应用的控制爆破技术和树脂张拉锚杆技术.  相似文献   
47.
拉压杆模型在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深梁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局部分析原理,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连续梁局部等效转化成预应力深梁的局部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梁段建立拉压杆模型,验算配筋和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建立拉压杆模型用于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8.
该文主要介绍了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以及先压法拉压双作用梁在实际工程(花辰中路油墩港大桥工程)应用中的施工技术。拉压双作用梁与同类型简支梁桥比较,具有跨越能力强、轻巧、美观及节省整体工程造价等鲜明特点,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9.
主要研究了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类型、引气量、砂率等因素对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影响。混凝土试件尺寸采用100 mm×100 mm×515mm,试验在控温控湿箱内进行,通过控温控湿箱的自动调节功能,设定目标温度和湿度过程,湿度按要求自动调节,利用千分表观察试件干湿变形值。湿度变化过程如下:从当前湿度用30 min升到相对湿度99%,恒定180 min,读取初值;用30 min降低湿度到10%,恒定180 min,读取终值;再用30 min升高湿度到99%,恒定180 min,读取初值,如此进行3个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随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干缩变形增大;单掺硅灰的混凝土早期干湿变形大,单掺粉煤灰和混掺硅灰与粉煤灰的混凝土差别不大;3 d龄期的混凝土含气量越大,干湿变形也越大;28 d龄期以后,在含气量小于6.8%的情况下,干湿变形随含气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当含气量达到10%,干湿变形又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0.
通过花辰公路油墩港桥先压法拉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施工实践,将预压应力合金钢管在大跨度简支T梁上的应用流程及使用效果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