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94篇
公路运输   824篇
综合类   690篇
水路运输   383篇
铁路运输   385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61.
在考虑多源交通信息可能导致信息过剩,从而影响决策者出行选择的条件下,引入决策论的思想,通过对多源交通信息方式发布的特点分析,应用模糊物元理论,建立个体出行的行为选择模型,在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的条件下,根据贴近度的大小对决策方案进行选择,克服出行者的主观经验判断。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不确定型决策在多源交通信息影响下出行者路径选择方面的可用性,客观上能为其提供最优的出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2.
以浙北旅游公路(公路与堤坝相结合的道路)为例,介绍现有堤坝土、送检石灰、粉煤灰样本的特性,通过控制不同掺灰量对老堤坝土路基进行改善试验,得出最优经济方案,从而达到堤坝抗渗的目的和道路填筑材料CBR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3.
在高寒地区较为理想的路基填土是碎石土,为进一步了解碎石土在冻融循环后的强度变化规律,在不同试验路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在最佳含水率、不同压实度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室内CBR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标路基土在经过冻融循环作用后CBR强度均有所降低,压实度是影响路基填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今后高寒地区碎石土...  相似文献   
164.
为解决下摆臂加强板断裂问题,建立下摆臂及其连接件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进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应力幅值分析,得出相应工况应力集中点,与实际断裂位置相吻合;针对应力集中位置对加强板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下摆臂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幅值均优于优化前,且在前后方向耐久工况下应力幅值降低最多;对下摆臂在不同工况下加载点位移进行校核,优化后...  相似文献   
165.
针对智能网联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尚未完善的问题,提出两种智能网联公交信号优先技术决策前评价方法.方法一基于车均延误计算模型和人均延误计算公式,提出利用优先前后人均总延误差值进行决策前评价.方法二基于优先前后交叉口人均延误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包括优先效益、优先效果、非优先相位影响3个方面共7个指标的智能网联公交优先技术决策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标赋权.对长沙市的两条公交客流走廊(金星路和银杉路)共20个交叉口进行分析,总结评价结果并提出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6.
内地港口地基土在地下径流和降雨入渗作用下,多为非饱和土,其土-水特性影响港口地基稳定性。以安徽淮北港非饱和黏性地基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初始干密度、竖向应力以及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试验。研究发现:初始干密度和竖向应力对非饱和黏性地基土SWCC的影响相似,对进气值、初气值、脱湿速率、吸湿速率和残余饱和度影响较大;初始含水率对土体脱湿、吸湿速率影响较小,随着初始含水率的提升,进气值、吸气值、残余饱和度递增;随着干湿循环作用的增强,进气值和出气值的衰减逐渐削弱。结合地基土土-水特性,修正几种常用的SWCC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SWCC,通过评分的方式得到适用于淮北港非饱和黏性地基土的推荐模型。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工况下非饱和黏性地基土的土-水特性及港口地基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土工格栅加筋桥涵台背回填材料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土工格栅加筋台背回填材料作用于台背土压力的分布状况、加筋体的沉降变形特性、筋材的应变和变形特征。经分析比较提出了加筋回填材料离心模型试验的测量方法,通过粘性土、加筋粘土、风积砂、加筋风积砂等几种材料的台背回填离心模型试验和研究,发现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对土压力和沉降变形的影响显著;回填体中加筋材料所在的位置越深,该层筋材的拉伸应变值越大;同一层筋材上,靠近回填体与相邻路堤接壤处发生的拉伸应变最大。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底层加筋材料的强度,增加锚固端加筋材料的长度,能明显提高回填体的整体稳定性,减少台背回填区表面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168.
文中通过二阶Camassa-Holm方程的守恒量及行波解的显示表示,研究了二阶Camassa-Holm方程行波解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行波解的零值分布,进而更好地刻画了行波解。  相似文献   
169.
徐博文  吴二军  蒋勇  胡雨晴  张栋培 《公路》2021,66(12):252-257
针对路桥因车辆超载事故频发与寿命大幅缩短问题,提出了道路"保险丝"概念,设计研发了车辆超载自动判别限行装置,并介绍了其运行方法.装置由台座、可翻转滑块、控速限位弹簧、复位单元和超载报警单元组成,利用翻转滑块和台座之间的界面摩擦力与车重产生力矩的力的平衡原理,自动识别超载并转动形成路障,限制超载车通行.建立了装置的受力简图,并基于有车超载界限工况下的力的平衡条件,建立了翻转滑块尺寸、自动、界面摩擦系数、超载限值、控速限位弹簧弹性系数、复位千斤顶额定荷载值等参数的相互关系方程;推导出左右摩擦副界面所需支承力之比和限载值计算表达式.最后假定已知参数,给出一个设计案例.装置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超载车辆通行,确保路桥结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0.
隧道塌方是隧道修建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水是隧道塌方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重庆南山隧道工程为背景,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对大断面尺寸隧道掌子面在高水压作用下的受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大断面尺寸下Ⅲ、Ⅳ、Ⅴ级围岩的隧道塌方临界水压力值及其塌方的破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